所以,采用的登記輪換模式。
戶部先統計報名商販,然後安排每日攤位,輪到你的那一天,才能進場。
就這個舉措,讓許多靠著販賣手藝的貧苦百姓,恨不得跪下來給皇帝磕頭,感謝大恩大德。
自從入住了天味閣,他們的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
......
除了娛樂和美食場所以外,還有學習場所,在中央商務區的西側,有一間占地五百平米的天書閣。
天書閣內部擺放著各種書籍,類似現代書店,按照內容分布在各個區域。
讀書是不要錢的,買書要錢,不允許外借。
裡麵擺放著一排排書桌和長凳,大都是貧苦家庭的莘莘學子,來這裡學習。
人都是有從眾心理的,這裡的學習氛圍那麼好,不僅可以事半功倍,如果遇到不解的問題,還可以詢問他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每張桌子都擺放了兩份報紙,分彆是《天朝公錄》和《天聽錄》。
《天朝公錄》內容十分官方,大概有六版。
一、朝廷詔令。如景泰帝發表的重要講話,新頒律法,重大皇家慶典;
二、官員任免。六部、都察院、地方督撫的升遷調遣,科舉進士授職名單;
三、邊關軍情。九邊重鎮戰報,倭寇、韃靼侵擾及剿匪捷報;
四、各地時政。各省災荒、賑濟奏章,賦稅改革,重大工程;
五、禮教文事。科舉試題未來變化,景泰帝重要思想,國子監教學動態;
六、監察彈劾。都察院禦史參奏貪官,廠衛錦衣衛、東廠)查辦大案要案。
其實,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官方報紙,隨後在唐朝發展成熟,在宋朝被命名為《邸報》。
《邸報》,是全世界最早的報紙。
而《天朝公錄》,隻是在《邸報》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
內容大差不差,唐宋兩朝的《邸報》,也是大概刊登的這些分類內容。
由於古代信息傳播不先進,所以《天朝公錄》是一個月發布一版。
另一個《天聽錄》呢,讓人看了很難想象,這特麼竟然是朝廷出的報紙?
裡麵記載的內容太過爆炸,都是一些八卦。
比如說,《震驚!某侍郎納妾竟被夫人當街追打?》《某禦史出入風月場所,不幸染上花柳》《速來圍觀,xxx最新豔詩流出》《某秦淮名妓與複社才子私會細節》《xxx又發表驚人言論!》《某地出現“豬妖夜啼”,究竟是人是鬼?》《某地懶漢為逃徭役,裝病十年,結果真癱了》《書生寫情詩送錯人,被對方丈夫追打三條街》
一個個吸人眼球的標題,讓人忍不住往下看。
野史都沒有那麼癲的內容,用幽默風趣的行文風格敘述,讓人看了之後,忍俊不禁。
然後看到最後,發現居然是“皇明禮部”出品?
《大明律》有“造妖書妖言”罪,誹謗官員、傳播謠言是要被治罪的。
但,如果是朝廷做的呢?哦,那沒事了。
絕大部分文章都是標題黨,調侃歸調侃,基本不會出現真名,都是虛構的。
故事離譜得像編的,但又感覺是真的,就很矛盾。
因為內容太搞笑,不少人買回家收藏,一份《天聽錄》可不便宜,售價一百錢呢。
即便如此,依舊供不應求,隻要新版發布,不出一個時辰,五千份全部售罄。
很多人進入天書閣,問的第一句話就是:“請問《天聽錄》出新了嗎?”
朱祁鈺之所以安排禮部編排《天聽錄》,自然不是為了賺錢,主要目的用一個個看似荒誕不經的八卦,實則警示世人,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
正經的內容,朕知道你們都不愛看。
除了不正經的八卦,上麵還刊登了一些民間書生寫的小說。
目前連載的是《柳如煙》,第二十三回。從一個風塵女子的視角,揭露se欲橫流的官場真相。
從某種意義上,《天聽錄》確實促進了大明小說行業的進步。
.......
喜歡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請大家收藏:()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