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見濟,出生於正統十二年。
在正統十三年中秋節,舉行了晬盤儀。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朱祁鈺的身份還是藩王。
而藩王的晬盤儀,擺放物件與皇帝的完全不一樣。
一、小型官帽朝珠,寓意“繼承爵位,位列朝堂”;
二、地圖疆域模型,寓意“封疆大吏,治國安邦”;
三、禮器樂器,寓意“知禮守製,雅樂修身”;
四、駿馬玩具,寓意“戎馬生涯,建功邊疆”;
五、佛道法器,寓意“福壽綿長,超脫凡俗”。
當時,剛滿歲的朱見濟並沒有攀爬去抓任何一個物品,第一次晬盤儀是失敗的。
這個結果,讓朱祁鈺眉頭舒展開來。
從另一種角度思考,這不就意味著,上麵擺放的物件,並不是兒子朱見濟該有的天命嗎?
第二次晬盤儀,在母後杭語清的引導下,朱見濟跌跌撞撞的爬到中間,剛滿歲的他,瞪著大眼睛左右觀望,最終選擇抓起了駿馬玩具。
朱祁鈺頓時鬆了口氣,這個結果,顯然是最好的。
無論從哪種角度解讀,朱見濟都是一個崇尚武德的人。
當皇帝,他會開疆辟土,當王爺,他會建功立業。
反觀杭語清,無論兒子抓起什麼東西,她都會很開心。
......
二兒子朱見澄,生母宋婉珺,出生於景泰元年。
他剛出生不久,朱祁鈺就發動了玄武門之變。
在景泰二年,朱見澄被安排了皇子規格的晬盤儀。
沒有波瀾,一次就成功,而且還是堅定不移,雙手抓起了不同的物品。
分彆是珊瑚和鎏金小弓矢。
兩者結合在一起,可以解讀為,藩王朱見澄替兄開疆拓土,大明國力日漸鼎盛。
朱見澄的選擇,倒是讓朱祁鈺感到吃驚。
他是完全沒想到,這個二兒子居然選中了他最希望的兩物。
以前他唯一的兒子死了之後,沒日沒夜的造人,越渴望,越是生不出來。
朱祁鈺懷疑過自己,懷疑過嬪妃,唯獨沒有懷疑過,是不是有人在日常飲食中下了藥?
在前世,朱祁鈺依舊生活在恐懼之中,他下意識以為自己不行,覺得他的身體有問題,所以一直沒有結婚。
如今,他已經生了三個皇子,終於釋然了。
看來,大概率是真的有人下藥。
而當時掌管後宮的女人,就是孫氏。
當兒子越來越多後,朱祁鈺不得不開始考慮教育問題。
世人都說,自古皇家無親情,唯有至上權與利。
萬一以後再出現一個以他為榜樣的孩子,重走自己的老路。
念及至此,朱祁鈺將納妃的想法,暫時熄滅。
......
“陛下,儀式已經準備好了。”
王騰的輕聲呼喚,將朱祁鈺拉回現實。
“好,那就開始吧。”
第三個皇子,生母還是宋婉珺,取名為朱見潡dun)。
“潡”字,本意大水。
朱祁鈺之所以給孩子起這個名字,他希望三兒子能擁有海納百川的性格,又能承載大明這艘巨輪,砥礪前行。
宋婉珺一下子生了兩個皇子,幸好皇後是杭語清,兩人關係很好。
如果換作汪蓯露當皇後,說不定會心慌起來。
“妹妹,去吧。”
杭語清微微一笑,鼓勵宋婉珺勇敢的邁出第一步。
晬盤儀,看似隻是皇子的考驗,實際上,對於生母來說,也算是一次曆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