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時辰的爭執,重修曆代帝王廟,再無大臣反對。
或許大臣們心知肚明,認清楚現狀,知道反對也沒有用。
更多的,他們隻是在表示一個態度,可以說逢場作戲吧。
史官會據事直書的,誰誰誰站出來反對,都會一字不漏的記錄在案。
在他們看來,將秦始皇放進曆代帝王廟裡祭祀,簡直是倒反天罡!
就不信了,如此暴君在後世還能形象反轉?受到世人稱頌?
這樣一來,他們出麵反駁,就能立下一個忠臣形象,傳世悠久。
隻能說,都有各自的小心思。
下朝後,朱祁鈺回到乾清宮,一個人默默地喝茶。
他順利達成了目的,從今以後,談及對外戰爭,朝中反對的聲音應該會少很多。
但是,有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那就是,當大明打下一片疆域的時候,應該是同化統治,還是簡單粗暴的殖民統治?
同化統治,具備長期穩定的優點,通過文化融合、官僚體係整合,減少分離主義風險。如漢朝對西域的治理)
同時,還能將當地資源、人口、市場直接納入國家體係,增強整體國力。如秦朝對蜀地的治理)
可以減少族群對立,促進國家認同。如唐朝對遼東、安南的治理)
缺點也很明顯。
需要大量行政、軍事投入,短期收益低;若強製同化,可能引發反抗;核心區一旦衰落,邊疆易失控。
反觀殖民統治。
無需深度治理,隻需控製關鍵資源;快速掠奪資源,補充本土經濟;殖民地與本土分離,避免文化衝突。
殖民的本質是掠奪,容易引發反抗,需長期軍事鎮壓。
過度掠奪會導致殖民地貧困,最終甚至會反噬宗主國。
兩種統治方式,皆有優劣,朱祁鈺目前還沒想好。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北疆肯定實施同化統治。
......
景泰十一年,國泰民安。
不僅自然災害減少,就連民變也隻有一起。
梅坤,最終還是被抓捕歸案。
在冬至那天,兩廣總督府於廣州港,對他施以極刑,淩遲處死。
剩下的,共同參與造反的民眾,不僅本人不放過,三族同樣逃不了。
隻不過是偷偷執刑的,那麼多人同時被斬首,容易引起風波。
朱祁鈺難得清閒,他趁著這段時間,好好的在後宮享受天倫之樂。
十一年過去了,他的嬪妃數量依舊維持在三個,沒有增加,相比曆朝曆代的帝皇,算得上極少。
即便吳宛筠再三勸說,他沒有納妃的打算。
主要是沒有時間精力搞那事,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哪有心思呀?
朱祁鈺是沒想到,這樣也能成為被後人吹捧的一點?
目前,他一共有五個皇子,九個公主。部分公主為陪嫁侍女所生。永樂定製:親王納妃可帶"奶母、侍女各二",也就是說,納妃三個,送六個侍女。可惜這群侍女生的都是公主,是沒有資格晉升嬪妃的。《大明會典》明確規定:"宮嬪進封,必誕皇子。")
第四子是汪蓯露在景泰三年生的,第五子是宋婉珺在景泰四年生的。
轉眼間,朱祁鈺已經三十三歲了。
最小的一個子女,是懷安公主,今年才出生。
他將小公主抱在懷裡,拿著羽毛逗弄,惹得孩子大笑。
“兒臣,參見父皇。”
朱祁鈺抬頭一看,是太子和二皇子在向自己請安。
太子朱見濟,如今已經十七歲了,長相繼承了母後杭語清的柔美。
二皇子朱見澄,如今十一歲,與朱祁鈺有九分相似。
“你們,有沒有好好上課?”
“自然是有的,父皇。”朱見濟小心翼翼的走過來,端正的坐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