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天市坊的銷冠_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04章 天市坊的銷冠(2 / 2)

衣食住行,是人生四大要事,同時滿足低消費人群和高消費人群的天衣閣,又成為了海外出口主銷貨物,就注定了天衣閣的營業額不可能低。

盈利排行第二的是天行閣,主要售賣交通工具,一開始,“坤寧”蒸汽輪船無人問津,後來發現這玩意真是好用,不僅跑得遠跑得快,還節省大量人力,秒殺傳統漕船。

即使起步價很高,即便過去了那麼多年,購買者依舊絡繹不絕。

昂貴的汽車不是人人都買得起的,直到後來,天行閣推出國民級產品自行車。

時至今日,天行閣的月營業額穩定在二千萬兩上下,有時候會超過天衣閣成為銷冠。

第三名便是天音閣,大明如今最大最規範的娛樂場所,有錢人展現財富的最佳之地。

不過,天音閣利潤最大的並不是打賞和廣告,而是藝人的違約費用。

天音閣與每個藝人簽約了十年契約,承諾免費給你培訓,給你平台展示自己,為你宣傳為你造勢,每個月還有一定比例的演出費用......如此悉心栽培,結果你傍上了土豪,跑去當人家的小妾?

那我收點違約金不過分吧?

天音閣每月營業額時高時低,一到年底結算,穩定保持在月營業額一千萬兩的水平。

接著第四名是天書閣,作為芸芸學子的朝聖之地,隻要你想參加科舉,就必須打卡此地,朝廷從貴族手中將知識壟斷搶過來,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著製紙工藝的進步,書價一跌再跌,不過科舉教材的價格不變。所以天書閣的營業額始終保持在五百萬兩的水平。

第五名是天兵閣,剛開放海禁的時候,營業額連續霸榜,但火器不是一次性消耗品,可以循環使用的,補給彈藥花不了幾個錢。

再加上,不是每一個航海人都有買武器的需求,營業額不可抑製的下降,如今處在月銷三百萬兩的水平。

最後是天味閣,租金模式決定了上限不會很高,平均每月一百萬兩。

......

這時候就會有靚仔質疑了,不是哥們,你這“天市坊”一個月的營業額都快接近七千萬兩了,是不是有點誇張?

首先,這是營業額,不是利潤。

投資建設工廠不要錢嗎?貨物難道是憑空出現的嗎?工作人員不用發薪水嗎?

實業的淨利潤率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高。

就拿天衣閣舉例,彆看每個月能賣出這麼多貨,實際上淨利潤率隻有10。

天行閣賣的是高科技產品,屬於中端製造業,淨利潤率會稍高一些,達到15。

這麼多朝廷官營商鋪,或許隻有天音閣能做到一本萬利。

其次,一定有人覺得月銷七千萬兩這個數字過於離譜,大明的經濟水平有那麼高嗎?民眾真的有那麼多錢?

說實話,朱祁鈺也不敢置信。回想當初,“天市坊”剛開業的景泰二年,他定下了年銷一千萬兩的小目標。

結果現在一周不到的時間,就可以達成。

在朱祁鈺的一係列刺激經濟的政策之下,如今大明已經從封建社會蛻變成資本社會。

開放海禁,成為了轉折點。

許多百姓通過航海外貿,賺得盆滿缽滿。

過去的貿易形式,是以物易物,現在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漸漸地,明朝商隊看不上象牙、毛皮等土特產,你要是給我這些東西,老子還得浪費時間去賣。

他們隻收金銀,因為可以直接拿回家兌換成新幣消費。

等等,金銀?那我可不可以不賣貨,而是跑遍全世界去尋找金山銀山,這樣不就能為自己源源不斷的提供財富嗎?

你還彆說,真有人這麼想的。

十九世紀的西方淘金狂潮,如今提前在十五世紀的大明上演著。

從宏觀角度來看,是明朝通過貿易經濟的手段,在掠奪全世界的資產。

出海,已經成為了絕大多數老百姓的謀生之計。

......

喜歡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請大家收藏:()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帶著漫威回北宋 百裡千刀一斤漆 腐朽世界 江湖笑之俠義 清冷軍嫂要離婚,冷麵軍官紅了眼 未知入侵 越界 俗世小三兒 開局刷一億美女主播千裡空降 聽丫鬟蛐蛐,我解鎖未知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