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康。”
“王知府,你怎麼來了?”
宋康正在更衣室,往身上澆著熱水暖和一下,免得待會比賽時肌肉痙攣。
順天府知府王福打量著對方,像是看見心愛之物。
自己能不能升職,全都寄托於眼前這個年輕人了。
“不錯,不錯。你這體格,足以打敗其他人。”
“王知府過獎了。”
“有沒有信心再奪魁首?”
宋康認真的點點頭:“請王知府放心,我一定會拚儘全力的。”
當宋康連奪兩場比賽的魁首,基本可以確定三甲名次,王福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如果,我說如果,宋康九場比賽都豪奪魁首......
那將是一個史無前例的成就!
手下的人取得耀眼成績,身為領導的自己,也必將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筆的一行。
所以,王福一定要過來激勵一下宋康。
“你的弟弟,我已經安排進國子監就讀了,上的甲班。”
“!!!”
宋康驚愕,隨後驚喜之情溢於言表。
......
早在六年前,朱祁鈺就安排國子監在兩京十三省都開辦了學校。
除此之外,天書閣也開放了免費教育的服務。每日六節課,允許所有人入場免費聽課。
如果說,天書閣是為了普及文化教育,那麼國子監就是大明的人才培訓基地。
據不完全統計,“科舉”改題之後,超過一半進士,都曾經在國子監進修過。
想要進國子監學習,是要交學費的,一年五十兩,共學三年。
不要以為這個價格很高,過去請一個私塾夫子都要每年二百兩。
而且,二百兩隻是起步,很多夫子會坐地起價。
國子監這波操作,變相逼迫全國士子降價教書,讓學習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事情。
“天市坊”真是行業百草枯,走到哪裡就要重建市場。
國子監眾多分校,毫無疑問,師資實力最強的就是京師。
憑借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京師國子監部分夫子參與“科舉”命題。
而京師國子監又分幾個層次,類似現代的實驗班、重點班和普通班的劃分。
其中,甲班是最強的,相當於京華大學附屬中學。
頂級名校+實驗班,誰不想把自家孩子送進去?
雖然,京師國子監甲班盛名在外,卻沒有出現一個狀元,但是隻要你踏入學堂門檻,最次的也能高中三甲。
【三甲:即科舉殿試錄取的所有進士,統稱為“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約300人。】
想要進入甲班學習,不是說家長有錢就可以的,你還要有權力。
當然,最重要還是看你的天賦。
宋康隻是普通家庭,哪怕他真的中了“武舉”狀元,也沒有辦法把弟弟送入甲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