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宋康的真誠,江傑眼眶紅了。
“你把跑鞋給我了,那你怎麼辦?”
“沒事,我還有備用的,一共10雙。”
“???”
剛剛溢出來的感動,一下子被憋了回去。
宋康微微一笑,他當然做好了萬全之備。
昨夜,為了避免抽簽到菜逼隊友,他請求王知府給他提前準備十雙跑鞋。
甚至,他還偷偷觀察過所有人的鞋子尺碼,發現大部分都在四十三碼左右。
未雨綢繆嘛,為了“九戰九魁”的終極成就,合理利用比賽規則的漏洞,這並不可恥。
實際上,能進入京試的選手,沒有一個是菜狗。
他們之所以落後,很大因素就是因為裝備落後這個客觀因素。
在毫秒級比賽中,如果兩者實力相當,拉開差距的隻剩下裝備。
你讓博爾特穿著30塊的板鞋,百米他也跑不進十秒。
順天府身為大明gdp最高的府衙,已經不能用財大氣粗來形容了。
再加上背靠皇室,更容易吸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人才。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順天府的比賽裝備遙遙領先,為什麼以前從未出過一個“武舉”狀元呢?
因為,朱祁鈺意識到各府的實力差距,為了避免一堆人全都蜂擁到強省,特意下令。
【凡應舉者,以戶籍積年最久者為定,歸屬所在府衙轄治。】
簡而言之,凡是應試“武舉”或“科舉”,生源地以個人戶籍年限最久的地方為準。
這樣可以防止部分強省在“武舉”中,各種胡作非為的強搶人才。
要麼你就從小到大都在順天府長大,若你想臨時抱佛腳轉移戶籍,想要以順天府的生源地參加“武舉”,想都彆想。
又或者,部分出自強省的學子,跑到落後偏僻的地方考科舉。
秀才的名額就這麼多,你這樣做,對當地學子是非常不公平的。
......
宋晟在高台上眼睜睜看著宋康在分鞋,一整個人都無語了。
可是他又不能阻止,因為比賽規則中並沒有明確表示,這是不合規的行為。
“看來,下一屆要修改規矩了。”
其他參賽選手也看愣了,誰能想到,他媽的竟然還能這麼做?
有人向裁判組舉報宋康違規,得來的回答是:“合情合理合法,如果你心裡不舒服,你也可以這麼做。”
全場觀眾褒貶不一,總體來說,還是褒獎的人比較多。
“我覺得沒問題啊,合理利用自身優勢,就像打仗,天時地利人和,皆為所用。”
“對呀,戰爭隻看結果,能贏就好,過程根本不重要。”
“喂喂喂,你們這群批評宋康的人,有沒有想過,這是武舉,為大明選拔未來將領。兵不厭詐的道理,你們沒聽說過嗎?”
宋晟和於謙都拿不定主意,隻好去詢問君父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