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宋康被賜官“京衛指揮同知”,這可是從三品的武官職稱。
“武舉”狀元雖然很厲害,但是他們第一個官職,通常隻有正五品。
比如說,首屆“武舉”狀元方逸風,他當時隻是被分配一個京衛鎮撫。正五品)
朱祁鈺很有分寸,狀元隻不過是一個身份,不代表你的能力,所以他賜官的職位,通常會較低。
“武舉”尚且如此,“科舉”亦是同理。
“科舉”狀元通常被賜官“翰林院修撰”,隻有從六品。
不過呢,誰都清楚,翰林院是內閣的青訓基地,能進去都不錯了,還在乎官階多大?
再看“武舉”,如果你能被分配到京衛,屬於是少走一半彎路。
大明四百九十衛,京衛地位超然,不必多說。
怕就怕,你被安排到邊疆重鎮。
要是放在過去,可能還算是一個美差。
可是景泰年間,邊疆?你知道都在哪裡嗎?
要麼極寒北域,要麼極熱南疆,鳥不拉屎的,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
“武舉”狀元的晉升之路,通常是先從京衛開始做起。
幾年後,如果表現出色,你就會被調往三大營天威營、天濤營、天鋒營)。
就像方逸風,如今是天威營的指揮同知。從三品)
孟宇寰在天濤營擔任指揮同知。
等你在三大營中曆練完成之後,就能加入五軍都督府,恭喜你,已經成為了大明軍事核心人員。
但是,如果你在其中一環,表現得不是那麼讓人滿意。
那小夥子,好好沉澱沉澱吧。
所以說,“武舉”狀元並不意味著你一定就可以飛黃騰達。
隻是你的起點會比彆人高,更容易被提拔。
......
“武舉”比試結束之後,朱祁鈺回到了宮中。
儘管隻有2天時間,但是他倍感疲憊,在看比賽之餘,他還有完成每日任務,例如找大臣開會,批閱十萬字奏章等等。
如果你想立誌當一個好皇帝,真的很忙。
什麼三宮六院,什麼佳麗三千,真沒有心思去想。
不過是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罷了。
朱祁鈺前腳剛到紫禁城,後腳,巴耶濟德就跟了上來。
“何事?”
“偉大的大明神皇,我們請求,購買貴國的高科技產品,例如汽車、機床、槍炮......”
“不行。”
“為何?”巴耶濟德愣住。
“不為什麼,就是不想。”
......
喜歡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請大家收藏:()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