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耶濟德滿臉狐疑的看著眼前的少年,心裡一百個不相信,頓時臉色警惕。
“你是誰?”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本少錢子睿。”少年哼哼著說道,“朝廷裡,誰是姓錢的,相信王子是知道的。”
“???”
你還彆說,大明的朝廷重臣中,確確實實有一個姓錢的。
那便是營部尚書,錢遠鶴。
如果眼前這位稚嫩少年就是錢尚書的兒郎,那確實有本事將槍炮偷出來。
不過,巴耶濟德又不是傻子,他肯定不會輕而易舉的相信他人。
你說自己是錢遠鶴的兒子,你就是嗎?
直到錢子睿掏出一件玉飾,在巴耶濟德的麵前晃了晃。
“認識此物嗎?”
“不認識。”
“嗬嗬。”錢子睿轉身就走了,再也沒有回頭看一眼。
這般操作讓巴耶濟德足足愣了十秒,他感覺自己是不是錯過了什麼?
“王,王子,那玉飾,看起來好像是高懸在錢府門口族徽呀?”
華夏的族徽文化,起源於先秦時期,早期部族以圖騰作為族群標誌,比如說青銅器銘文上就刻了商周族徽文字。
考古學界一致認為,最古老的文字並不是甲骨文,而是“族徽”文字。
後來,發展到漢唐時期,門閥世家興盛,士族多以“郡望”標榜身份。
雖然這段時期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圖形族徽,但是在家譜、祠堂中有體現。
宋代以後,宗族組織強化,出現祠堂匾額、旗幡、祖宗畫像中的固定圖案。
元朝,蒙古族亦有“氏族印記”,用於牲畜標記、武器或文書。
所以到了明朝,幾乎每一個大族都設計有族徽。
可惜,漢人族徽在時間長河中漸漸消失,至於為什麼,懂得都懂。
隔壁島國的族徽,他們自己都承認,在平安時代從海之彼岸傳入的紋樣。
......
錢家,也算是一個傳世已久的超級大族。
宋朝修訂百家姓的時候,僅僅排在皇姓後麵,地位可想而知。
即使到了明朝稍有落寞,也不可小覷。
不管錢遠鶴究竟是不是宋朝錢家的後人,這些都不重要了。
現在他的身份地位,足以讓錢家人臉上榮光。
如果你要問,明朝皇室宗親有沒有族徽?
兄弟,有的,龍旗不就是嗎?
龍旗,隻要皇室宗親出行的時候,必定高舉,張揚身份尊貴。
不過,黃龍旗是皇帝專屬,藩王也有自己的王旗,多為紅色、青色等,禁用純黃,可用四爪龍,在旗幟上常繡封號,如燕王、楚王。
聽聞下屬這麼說,巴耶濟德連忙追了上去。
其實,他們那邊也有家徽,懂得其中禁忌。
非此族人,不得胡亂展示,否則準備好迎來大家族的報複吧。
於是,巴耶濟德信了幾分。
“等一下。”
“何事?”錢子睿頓住腳步,他沒有回頭,語氣冰冷的質問。
巴耶濟德訕訕的說道:“剛才我有眼不識泰山,多有冒犯,還請錢公子原諒。”
這句話是翻譯說的,他本人可沒有這種文化水平,能說出此話。
“能不能,我們去天市坊的天香閣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