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抵達亞穆納河,河岸就在德裡城門外,相距僅僅兩公裡左右。
在河岸,蘇爾王朝集結了二十萬名士兵,嚴陣以待。
當他們看到眼前這兩個龐然大物的時候,頓時呆若木雞,呼吸一滯。
“這,怎麼打?”
皇明戰艦給他們的衝擊力,實在是太大了,讓他們腦子一片空白。
“大家不要害怕,明朝隻是船大了點,不要擔心。”
負責指揮軍隊的薩曼,一邊大喊,一邊騎著馬往後退去,將眾人護至身前。
薩曼,是洛迪王朝的騎兵指揮官,洛迪王朝十分依賴突厥和富汗騎兵,這個職務雖然官階不大,但是地位尤為重要。
由於蘇爾王朝建立時間太短,才兩個月時間,所以很多製度都是延續洛迪王朝的。
騎兵?走出甲板的明軍,看到下方密密麻麻的戰馬,不由得神情恍惚了一下。
明明隻是過去了十年,怎麼感覺隔了一個世紀之遠?
騎兵,在景泰五年的時候,被朱祁鈺取消編製。
從那以後,明軍不再設立“騎兵”這個軍職。
原來的“塘報騎兵”,也被天威營的空中偵查部隊取締。
可謂是時代的眼淚。
......
孟宇寰打了個哈欠,他黑著眼圈走出來,這些天睡眠不好。
如果坐船的話,狹窄的河道,哪有寬闊的大海舒服?
“對方有多少人?”
“回主帥,大概18萬步兵,2萬騎兵,戰馬4萬匹。”
“戰馬?”孟宇寰愣了一下。
他拍了拍腦袋,哎呀差點忘了,放眼全世界,有哪個國家能擁有大明的裝備?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數量在戰爭中,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當然,前提是在平原地區。
好巧不巧,德裡就是一大片平原。
要是放在過去,可能明軍還會害怕一下。
兩萬騎兵,好厲害哦。
現在?
“薩曼,請下命令吧。”
“主帥,請下命令吧。”
兩軍對峙,幾乎同時詢問將軍的意見,都在等待開戰命令。
孟宇寰再次打了個哈欠,無精打采的指了指遠處。
“天威營,你們看見那些高大的建築了嗎?”
“給我指著那裡,狠狠地炸!”
與此同時,蘇爾王朝的薩曼被攔住,他皺了皺眉頭。
“開戰!弓箭手準備!”
德裡蘇丹國,或許少量存在火器,絕對沒有形成規模。
15世紀,火藥武器已經傳至西方,可能是被蒙古西征帶過去的,並且他們擁有獨立製造的技術。
當時許多拉伯商人做著販賣火器的業務,在那個時間段,傳入德裡蘇丹國。
但是,那時候西方的火器遠遠落後於中原。
而北阿三區域多是平原,更適合騎兵作戰,相比於笨重的早期火炮,他們更喜歡采用傳統戰術。
騎兵每分鐘能射出612發弓箭,而換上火銃,最多每分鐘射擊兩發。
換作是你,會選什麼?
火器又貴又不好用,其機動性不足的缺點又被無限放大,所以沒有受到重視。
......
蘇爾王朝的步兵齊齊彎弓搭箭,瞄準皇明戰艦甲板上的明軍。
此時此刻,吹來熱風。
“射!”
萬箭齊發,氣勢十足,密密麻麻的弓箭朝著明軍襲來。
然而,絕大多數箭都無法命中。
首先是距離不夠,從地麵打高處,會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射程大打折扣。
其次,皇明戰艦實在是太高了,而河岸兩側又是沼澤,導致蘇爾王朝的士兵不能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