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教訓已經充分證明,羈縻政策,不可取。
客觀來說,羈縻,是古代帝皇在那個時代,為數不多的,行之有效的統治政策。
因為古代車馬慢,他們迫不得已而為之。
朱祁鈺想走出另一條不同的道路,他或許不是開創者,隻是沒有經過曆史考驗。
以大明如今的軍事能力,完全單挑全世界。
可是,打贏了之後呢?
你肯定要去占領吧?
如果當地土著時不時反抗你的統治,明軍就得不斷的增兵器)鎮壓。
如何平衡穩定治理成本,才是重中之重。
朱祁鈺的靈感,來源於秦始皇。
研究曆史越深入,越能感受到秦始皇的偉大。
他提出來的“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地同域,量同衡,幣同形”,真的太富有遠見了。
同樣是使用的羈縻政策,首次納入版圖的西南雲貴川地區,為何數千年一直歸附?
還有百越地區,雖然被趙佗自立,但是他依舊按照秦朝的治國方針,去統治該地區。
如果曆史沒有說服力,那麼現代呢?
現代社會,堪稱集大成者,將秦始皇的思想貫徹執行最為完美。
朱祁鈺之所以冒著群臣的強烈反對,也要將秦始皇放入帝王廟中。
就是因為他要將秦朝的治國方針發揚光大,既然如此,沒有道理不把開創者放上去供著吧?
朱祁鈺曾經做過總結,“焚書坑儒”這件曆史事件,拋開真實性不談,就從實際出發,為什麼會被唾罵千年之久?
根本原因就在於,有些群體把自己視為“人”,把自己擺在一個極高的位置上。
人對人做出這種行為,當然是不道德的。
但是,如果人對畜生呢?
所以,朱祁鈺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利用“人種優越論”,給將士們“洗腦”,讓他們從內心認可。
“漢人,是這個世界最尊貴的人種,其他,隻是螻蟻。”
如此一來,當他們去貫徹執行更為殘酷的“焚書坑儒”時,就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
......
回到現實。
烏尊·哈桑被嚇得說不出話來,他哆嗦著身子。
儘管大殿中隻有三人,沒有大明宮廷侍衛,明明如今氣溫不高,但他就是感覺渾身發冷。
“尊貴的大明神皇,請問,我應該怎麼做?”
“才能平息您的怒火?”
朱祁鈺舉起兩根手指,淡然道:“現在,擺在你麵前的,隻有兩條路。”
“第一條路,死!”
“依照《大明律》,凡謀殺人,造意者,斬。你身為始作俑者,亦是主謀者。你是結局隻有身首異處。”
烏尊·哈桑連忙搶答:“不不不,我選第二條路。”
怎麼可能選擇死亡呢?大好人生,在等待著自己去度過。
+++++++++++++++++
“第二條路,你退位,從今以後,大明正式接管白羊統治。”
“???”
烏尊·哈桑目瞪口呆,這跟死了,有什麼區彆?
他同樣不能接受!
試問,誰能放棄自己的榮華富貴?哪怕這些物質,都是與生俱來的。
“能,能不能有第三條路?”
朱祁鈺冷眼嗬斥:“你在教朕辦事?”
“你覺得你現在,有什麼資格與朕討價還價?”
“你以為,朕不知曉你的真實想法?”
“因為,你,包括你的國家,快要滅亡了,你們自知不可能是奧斯曼的一合之敵。”
“所以,你,暫時放棄一切事務,千裡迢迢的趕赴大明,尋求庇護。”
“你憑什麼認為,大明會不求一絲一毫的回報,無償幫助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