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經理那句“化腐朽為神奇……難得”的餘韻,仿佛還縈繞在空曠的考核廚房裡。
他看著那碗已然微涼的“初穀羹”,眼神中的複雜情緒並未立刻平複。
那抹被最樸素滋味觸動後的恍惚感,在他精明的臉上停留了比預期更長的時間。
然而,他畢竟是萬味軒的管事,是懷瑾先生麾下掌管一方“味源”的重要人物。
短暫的失神後,他迅速收斂了外露的情緒,重新抬起的目光裡,審視的意味更濃,但不再是挑剔,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探究。
他輕輕將素白瓷碗往台子中央推了推,手指無意識地在那溫潤的瓷壁上敲擊了兩下,發出清脆的微響。
“滋味,是達到了。”他開口,聲音再度恢複了平日的沉穩,卻多了一絲不易察覺的鄭重。
“但萬味軒的‘無儘饗宴’,品的不僅僅是舌尖上的風雲變幻,更是滋味背後的意蘊與故事。”
他的視線落在葉晚知身上,帶著新的挑戰。
“一道菜,若沒有與之匹配的‘魂’,終究是落了下乘。”
“這碗‘初穀羹’,味道至簡至純,那麼,支撐這份‘簡’與‘純’的‘魂’,又是什麼?”
“葉姑娘,江先生,”他頓了頓,語氣不容置疑,“請為這碗羹,賦予一個能配得上它滋味的‘故事’吧。讓這滋味,更有層次,更有深度。”
又一苛刻的要求和挑戰,來得突然,卻又在情理之中。
從辨味,到創味,再到如今的“釋味”。
考核的層次在不斷深化,從技術層麵,逐步上升到文化、哲學與共情的層麵。
這不再是單純的技藝比拚,而是對心性、底蘊和表達力的綜合考驗。
葉晚知與江行硯對視一眼。
江行硯的眼神依舊沉靜,傳遞著無條件的信任與支持。
他知道,這一關,是葉晚知的領域。
也是她所擅長。
葉晚知微微頷首,臉上不見絲毫慌亂。
她沒有立刻開口,而是將目光重新投向那碗樸素的羹湯,眼神變得悠遠,仿佛穿透了時間和空間,在追溯某種本源。
廚房裡陷入了短暫的寂靜,隻有牆角水漏滴答作響,提醒著時間的流逝。
王經理也不催促,隻是耐心等待著,他想看看,這對屢屢給他驚喜的男女,能否再次帶來震撼。
一刻鐘之後,葉晚知緩緩抬起眼,目光清亮而平和。
她沒有使用任何誇張的語調或手勢,隻是用一種舒緩而清晰的嗓音,開始了她的講述,如同在陳述一段古老而真實的記憶。
“王經理可知,在萬千文明尚未點亮星火、天地間還是一片蒙昧的遙遠年代,最先打破沉寂的,並非雷霆與火焰,而是一顆……種子落入泥土的微響。”
她的聲音帶著一種奇特的魔力,瞬間將聽者的思緒拉入了那個蒼茫古老的時空。
“那是一顆看似微不足道,卻蘊含著整個未來希望的‘百穀’先祖。”
“它沉默地躺在冰冷、黑暗的土壤深處,忍受著寂寞與壓力。”
“沒有光,沒有聲音,隻有無邊的沉寂。”
“但它內部,有一股力量,一股源自生命本初的、最樸素也最強大的力量,在悄然萌動。”
葉晚知的語調平和,卻蘊含著力量,她巧妙地將“百穀穗”與文明起源、生命力量聯係起來。
“它吸收著微弱的水分,對抗著沉重的泥土,用儘全部的能量,隻是為了……向上,向上,向著那遙不可知的光明,頂開一絲縫隙。”
“當第一縷稚嫩的綠芽破土而出,迎接它的或許是狂風,或許是暴雨,但它隻是沉默地、堅韌地繼續生長。”
“因為它知道,它的使命,就是結出飽滿的籽實,去滋養後續的一切——奔跑的野獸,聚集的部落,點燃的篝火,乃至……最終誕生的璀璨文明。”
她的講述畫麵感極強,將一顆種子的生長與宏大的文明進程緊密相連。
“我們所食的每一粒穀物,都承載著這份跨越萬古的生命契約,都蘊含著那最初突破黑暗的勇氣,和滋養萬物的慈悲。”
說到這裡,葉晚知的目光再次落回那碗“初穀羹”上,眼神溫柔而充滿敬意。
“這碗羹,看似簡單,但它所呈現的,正是這份被我們遺忘太久的、最本初的滋味。”
“它不是貧瘠,它是豐饒的起點。”
“它不是寡淡,它是生命的原力。”
“在這極致追求繁華與刺激的味象之域,品嘗這碗羹,或許能讓我們在喧囂的間隙,回想起我們來自何處,我們的根,始終深深紮在這片孕育一切的大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