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得知消息緊張那麼幾分鐘,陳林芝很快恢複平常心。
他深吸一口氣,閉上眼睛開始思索,推演起伴隨著大量競爭對手的出現,自己這門剛有起色的生意,往後會如何發展下去。
逐漸開始愁眉不展,設想的結果對陳林芝十分不利。
華夏改革開放的消息被西方媒體輪番報道,好像是什麼西方民主國家的一大勝利,再加上蘇聯處境艱難,更讓這幫老外們感到高興,負麵消息鋪天蓋地,正麵報道寥寥無幾。
民眾們對神秘而古老的華夏感興趣,媒體投其所好,進行過多方麵的探索。
久而久之,眾多西方人已經知道華夏正積極融入全球貿易市場,何況是港城、寶島、新加坡、曰本等地的商人們。
對岸原料工價那麼低,被有心人注意到簡直再正常不過,沒必要大驚小怪。
見一個行業掙到錢,一窩蜂紮進去將水攪渾屬於常態,外貿又不是技術壟斷的高科技行業,哪能舒舒服服躺著把錢掙了。
未戰先憂敗,不是陳林芝的性格。
他梳理完發現,自己這邊已經有點優勢。
找到一批態度積極的供貨商,有渠道通過港城完成貨物運轉,手頭即將也能多出一百多萬美金,公司員工們總結出銷售經驗,慢慢步入正軌。
自認和底氣十足的老牌貿易商們沒法比,可他們終究沒辦法把市場獨占,總會留下部分生存空間。即使遭遇最壞的結果,無非也隻是利潤降低、訂單量減少。
彆人可能怕,陳林芝不怕。
年初白手起家,不還是被他折騰出現在的家底,何況積攢了點本錢,退一步來看,哪怕外貿生意徹底涼涼,還可以另謀出路。
不怪他杞人憂天。
實在是無論哪個行業湧入大量同行,最終往往都不會有好結果。
陳林芝究竟是怎麼認識鄧普西,進而跟沃爾瑪采購部門搭上線,意外牽線搭橋的羅傑比任何人都清楚。
平時去本頓維爾鎮,陳林芝又都是孤身一人,隻要羅傑不說,這條銷路暫時就挺安全。
隻不過,風險在於一旦有人嘗試跟沃爾瑪聯絡,報出個遠遠低於陳林芝報價的數字,那麼他在沃爾瑪攢下的香火情,多半就會煙消雲散,連帶著以往達成的訂單,大概率也會被沃爾瑪風控部門翻出來仔細查看。
這屬於可預料範圍內的壞結果。
所以陳林芝不準備被動挨打,反而第一時間主動聯絡鄧普西。
告訴對方自己最近想辦法將成本降低,下次拿短袖、棉襪、內衣這些,價格會比以前便宜一截。
直接導致鄧普西先生滿頭霧水,想不通為什麼會有人嫌自己錢掙多了,主動將底牌掀出來。
問完得知風向變了,一大批人開始去華夏批發貨物,鄧普西這才恍然大悟,向他討要起新的報價單……
今年年初仗著競爭小,拿貨價格低,陳林芝搶占先機把對岸生產的商品,販來美國賣出高價。
這條財路眼看快要被同行們堵死了。
他果斷改變策略,打算通過出讓利潤的方式,增加自身競爭力,換取到更多市場。
十萬美金掙百分之百,和一百萬美金掙百分之十利潤相同的道理,是個生意人就能琢磨明白,陳林芝當即吩咐修改產品報價,讓業務員們重新聯係所有的潛在買家。
消息傳到員工們耳朵裡,分彆主管行政後勤和采購業務的大衛·林奇以及徐偉,組團來到陳林芝辦公室。
這兩位剛招來不久的高管,都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
擔任行政總監的大衛·林奇,納悶問道:
“陳,我想知道為什麼你不通知我們,就決定更改商品報價,難道要將已經簽署的訂單推翻,重新按照低價擬定新合同?
你的利潤不關我事,我可以不插手,但是員工已經向我問過,問我提成會不會還按照之前的報價分發給他們,假如處理不好,也許會導致大規模離職事件的發生。”
林奇是白人,說起話來格外直接,就差指著鼻子問陳林芝是不是瘋了。
能這麼說已經算給麵子,在他看來改價的決策,簡直毫無道理。
陳林芝捏捏眉心,回答他說道
“隻有華裔才懂華裔,既然有人詢問我們和沃爾瑪之間供貨渠道的消息,已經傳到我這裡,足以說明競爭對手,很可能已經獲得其他情報,例如我們公司現在的采購方名單。
假如我是我的競爭對手,應該會第一時間去跟那些采購商接觸,告訴他們,我們舊金山聯合貿易公司有多心黑、跟我們合作有多不劃算,你說對麼,徐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