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陳林芝還有點怨氣,等他看見股民們排隊守在櫃台前,交易員拿本子和筆,手寫記錄著交易股票,一點點小怨氣頓時消散,剩下的隻有好奇。
眨眨眼睛,陳林芝這時站在櫃台旁,對身旁的中年男人說道:
“張先生,你大老遠把我帶過來,就是為了讓我看這個?
買賣股票用手記錄,全球各個主要證券交易市場早在十年前,就淘汰這種古老的方式了。用電腦多方便,重新寫一套符合你們需求的交易程序估計不會太麻煩,要不然我出機器、出場地,合資建個證券交易所怎麼樣,初期我可以投資一億美金入股,給我20股份就行,你們什麼都不需要出。”
“……這麼大的事,我可做不了主。今天之所以邀請你來參觀豫園商場,主要是想請你提提意見。原來的商場吧,一半所有權歸國營,一半所有權歸集體,兩者之間職工不能統一調動,網點不能統一規劃,資金不能統一使用,真是河水不犯井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實行股份製以後,國營、集體都以資產投資入股,並向社會發行股票,資金實力一下子大增,也不需要年年都向上麵繳納經營所得,徹底把這家公司給盤活了。不過,運氣這麼好的公司現在隻是少數,更多公司暫時還沒辦法對外發行股票,國營企業往往一邊將利潤上繳,一邊從銀行貸款用於經營,很多公司都處境艱難,陳總你這麼有錢,外資銀行領域又早就開放了,有沒有興趣幫這些企業一把?”
姓張的中年人試探問道。
陳林芝表情不變,沉默片刻後,語氣狐疑問道:“有錢又不是我的錯,我的錢都是辛辛苦苦賺回來的血汗錢,難道你想讓我當冤大頭?你自己也說了,經營不善,處境艱難,是因為那些公司不像私營企業一樣,可以靈活變通自由支配資金,即使我開銀行對外貸款,放貸給這些公司很難回款,到時候豈不是自討苦吃?”
說是這麼說,但是對於開銀行這種事,陳林芝挺感興趣。
通過半買半送從拿陸家嘴地的過程來看,他已經相當確定,如今正是回國投資的好機會。
等到其他外資和逐漸積攢出實力的私營企業、國企緩過神,到時候麵臨的競爭絕對會比現在大。
考慮到可能獲得的收益,彙率是否劃算反倒成了無關緊要的小問題,早幾年入場布局和晚幾年入場布局,收益很可能天差地彆。
姓張的這位繼續告訴說:“我不是指讓你貸款給他們,而是可以挑選一些出色的企業合作,由你投入資金,申請中外合資股份製改革,這樣就能把經營困難的企業盤活,到時候工人們繼續有活乾,你也能通過投資獲利,皆大歡喜嘛。”
國營企業的艱難時刻,隨著私營企業的活躍,正日益凸顯出來。
越來越多的私營企業和集體企業,搶走了原本屬於國營單位的市場份額,以至於一大批國營單位經營困難,連工資都發不出來。
鐵飯碗忽然變得不香了,許多人直接辭職嘗試做生意,美其名曰“下海”。
姓張的這位,深知改革才是唯一的出路,因此帶著陳林芝先看看熱鬨的豫園商場,再提議讓陳林芝牽頭,挽救一批深陷泥潭的當地企業。
大量職工下崗的浪潮還沒出現,但是已經有了征兆。
隨著新鮮血液的注入,一批老牌公司因為效率低,不夠靈活,已經快被名叫“市場經濟”的浪潮拍死在沙灘上。
陳林芝聽懂了,爽快點頭:
“我找找,但究竟投不投資,主要還是要看會不會遇到讓我感興趣的項目。先成立一家銀行倒是問題不大,投入幾千萬美元啟動資金,足夠搭建起盤子,請問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家叫做浦東發展銀行的銀行?我突然想到這個名字,聽著挺順耳,假如還沒人用,我可以讓人先討論來內地投資銀行的可行性。”
張先生心情大好,笑著說道:“融資是幫忙,提供貸款也是幫忙,我先代替那些職工們謝謝你。這裡有一份名單,你對上麵的哪家公司感興趣,我就帶你去哪家公司參觀,汽車提前準備好了,我們隨時都能出發。”
見他半點不拿自己當外人,頗有些趕鴨子上架的意思,陳林芝略微無語。
叼起根煙,接過紙張掃視完,發現都是些有技術、規模較大的國營企業,比如鳳凰化工、滬市牛奶公司,還有些造紙廠、煉鋼廠等等。
陳林芝見搞技術出身的張先生,好像隨時準備動身,趕忙擺手說道:
“公司出問題,說明本身存在著短板和弊端,要不然產品缺少競爭力,要不然就是管理不善,無論哪個都不容易解決。
不勞你費心,我還是自己找吧,等遇到想投資的項目我會告訴你。改革這種事急不來,有些公司病入膏肓,哪怕再救也沒用,不如直接另起爐灶省事,反正職工們沒了大鍋飯,還是能去其他公司找到工作,即使我答應幫忙,也隻能找些底子不錯的項目,治標不治本……”
……
喜歡舊金山往事請大家收藏:()舊金山往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