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
一月份時候,陳林芝主要待在港城和賭城忙生意。
通信公司容易成立,半導體產業園的拿地環節也方便,為了爭取到政策上的支持,陳林芝的人暗地裡輸送不少“遊說款”,他親自跟現任港督見了好幾次麵。
在花費四百多萬美金之後,終於還是想辦法打通了關節渠道,得到幾條扶持港城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稅費減免政策,很快就會公開頒布出來。
那些英國人眼看有好處可以拿,又從不真正關心港城的利益,因此麵對金錢攻勢果斷屈服,送了個順水人情給陳林芝。
計劃將會在港城元朗地區,劃出一塊狹長的沿海土地作為園區,總共占地三千多畝,以低價租賃的方式簽訂協議,由官方負責基礎設施的投資,並且設立專項資金用於吸引企業落地、給人才提供資金方麵扶持,企業研發生產環節也能拿到補貼。
當然了,想讓他們按照陳林芝的意思推動這些構想,自然還需要額外付出一定的代價,不過很值得。
眼看著港城這塊海外飛地就要回歸,上麵的白人們能撈就撈,簡直肆無忌憚,無論說客上門送什麼好處他們都敢伸手拿。
如此一來,合作期間相當和氣,項目的推動也異常順利。
至於英國本土方麵,根本沒必要擔心,陳林芝在英國同樣認識不少人,哪怕不認識,在利益推動下也能很快打成一片。
這個項目並不涉及到港城富人們的利益,他們因此懶得過問,元朗這地方大片都是農田荒地,
按照專家們給出的設想,這個產業園將會包含從上遊的ic設計、中遊的晶圓生產、下遊的封裝和測試以及設備、材料等全領域,今年就會開始投資建廠,先進軍代工領域。
考慮到陳林芝投資了那麼多家相關企業,爭取訂單並不是難事,例如英特爾公司,曾經集芯片設計、生產和測試封裝於一身,現在則將部分代工業務交給了台積電,他有一定的把握搶奪過來,隨時都有機會卡住台積電的脖子。
說到台積電,這家公司1987年才成立,業務剛起步不久。
代工領域這塊蛋糕將會越來越大,往後紅利不斷,陳林芝借機順勢而為,起步點就比台積電高出一大截,現在發展並不算晚。
同樣是在一月份,美國正式出兵伊拉克,代號為沙漠風暴行動,軍火商人們的狂歡就此拉開序幕,一幫石油商人們也紛紛出動。
早在聽說參議院開會時候,陳林芝就猜到石油可能會漲價,不過此前油價已經漲上天,而且科威特和伊拉克的原油市場份額從去年就被瓜分殆儘。
他這次隻是小打小鬨,建了個小倉投著玩。
美國出手後的第三天他就清倉,油價隻從三十二美金一桶,上漲至三十五美金一桶,掙了兩千多萬美金,聊勝於無。
大空倉依然在曰本,去年曰本股市跌慘了,不過經濟基本麵還湊合,房價也沒有崩盤的意思,甚至稍微漲了點。
股災過後,撐不下去的企業越來越多,紛紛將土地和房產拿出來交易,賣家多買家少,再加上交易被官方限製,等到1991年的二月份時候,繁榮已久的曰本房地產市場終於呈現出潰敗跡象。
土地和房屋根本賣不出去,陸續竣工的樓房沒有住戶,空置的房屋到處都是,下跌從東京開始,逐漸向其他城市蔓延。
以陳林芝為首的一幫空頭們,私下裡曾多次商量,花錢雇傭了一批著名的曰本財經學者們,開始鼓吹曰本經濟長期低速增長、城市化進程接近尾聲、適齡購房人口數量大幅快速下降等等利空消息。
美國這邊同樣鼓吹起曰本房地產崩潰論,等到消息傳回曰本,嚴重打擊了投資者們的信心,對金融、保險公司更是個巨大的利空。
他手裡的期權空單已經掙到不少錢,促使許多去年掙了錢的遊資,再次產生殺個回馬槍的念頭,日經指數雖然有所回暖,但是幅度非常小,曰本六大主要城市的房價,以及各家曰本金融公司的股價都在下跌,逃得過去年,今年又被盯上了。
去年,富國銀行就曾因為利空房地產的消息,進而出現了股價跳水式大跌。
富國銀行去年淨利潤降了六成,有些來美國購置不動產的曰本購房者斷貸,也有美國房地產開發商麵臨找不到買家的困境中,美國西海岸的曰本房產買家數量大幅下滑,不僅僅是因為曰本出現金融危機,裡麵還存在著日元兌美元彙率下降的因素。
早年富國銀行大力布局房地產板塊,為開發商提供貸款資金、為房地產買家提供分期貸款,難免會遭受波及。
幸好陳林芝的入手價相當低,這家銀行所受到的衝擊也沒有人們預想中嚴重中,持股到這1991年的二月份,投資富國銀行的盈利率已經高達百分之三十六左右,征求多數股東的同意後,約定往後兩年不分紅,共渡難關。
暫停分紅的消息一出,反而刺激富國銀行股價上漲,明眼人已經能看出它有機會回暖,再加上陳林芝、巴菲特這些投資界名人的支持,吸引了不少投資者跟風入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再看曰本那些跟房地產前景命運相關的金融和保險公司,運氣可就沒富國銀行這麼好了。
富國銀行隻是被波及到,表現就已經那麼慘,更何況是直麵衝擊的曰本金融、保險、房地產行業。
隨著整個二月份曰本房產成交價平均下滑5,等到三月份開始時候,越來越多遊資跟風入場,一場新的圍剿活動再次開始了。
而陳林芝,對時機的把握比較準,手握不少期權空單,總規模約為四十億美金左右,另外還有些其他的空倉,包括融券賣空、做空指數型期貨等等。
經過去年的亢奮期,陳林芝對此逐漸麻木了,在1991年的三月中旬再次去了趟內地,主要是談融資滬市化工總廠的細節問題,入住在不接待散客的國賓館裡,直接繞開了滬市方麵,跟主管單位談。
比起獨自發展加油站、放開產品價格等等,上麵明顯更關心員工安置,以及合資比例等問題。
就在今年一月份,全國80的國營企業如期完成第一輪承包合同,考慮到滬市化工總廠麵臨的困境太嚴重,拿出來作為中外合資的試點倒也不是沒可能,之所以把陳林芝叫過來,說明有些人已經心動了。
日元正在貶值,可人民幣也在貶值,以美元計價的外債依舊高達四億美金出頭,哪怕上麵能夠掏出這麼多錢,可勢必會影響到其他重要項目的推進,這年代缺錢的地方太多了,有人寧願還利息也不願影響到其他規劃,這麼做倒也沒錯,可卻苦了化工總廠。
陳林芝去年派人調研後,就整理出一份具有可行性的報告,他的意思是幫忙還清四億多美元外債,外加一億五千萬美金融資款,換取滬市化工總廠49.9的股權。
保持國有控股地位的同時,官方派高管隻監督,不插手具體的運營管理,並且承諾合資之後自主解決對內的企業債券問題,前提是先清掉遺留下來的三角債。
涉及到的問題眾多,需要一項項談判的細節也多,取消福利房、剝離數萬人的非經營部門等等,都需要重點商討,陳林芝帶著誠意在國賓館足足住了一周,官方也有合作的誠意,初步擬定一份合資可行性報告遞交上去。
沒留在北邊傻等,陳林芝抽空又去趟滬市,陸家嘴綜合體、製藥廠一期工程這些都在建造,針對滬市牛奶公司、洗滌廠的整改也在進行著。
他這次沒住和平飯店,而是住在原先的英國使館,老房子內部裝修過,外麵花園草地也重新整改,順便去滬市化工總廠吃頓飯,跟趙山棠副廠長吃飯期間,談到在俄羅斯收購石油公司的話題。
陳林芝正嘗試貸款買下尤科斯石油公司的大部分股權。
尤科斯石油公司,目前俄羅斯第一大石油公司,日產原油一百七十萬桶,日出口原油一百一十萬桶,其原油產量和出口量分彆占俄原油總產量和出口總量的10和18。
目前俄羅斯的許多國有石油公司、金屬冶煉廠和礦產企業正被拿出來賣給那些所謂的企業家,在陳林芝眼裡價值七十億美金的尤科斯公司,據傳內部報價僅為五到六億美金。
絕對是個撿便宜的好時候,可惜競爭太大了,光有錢沒用,更重要的是門路,k街那些說客們去了之後水土不服,而瓦倫蒂娜和她背後的那群人,又無法讓陳林芝百分百信任。
那邊正處於大洗牌階段,一天一個變化,距離徹底脫離蘇聯,開始獨自大選不遠了,而油田搬不走,很可能麵臨事後追責。
這就導致陳林芝從曆史課本上學到的知識,意外派上了用場,開始悄悄派人跟老葉套近乎,提前搭上了線。
類似的做法肯定不合規矩,因此陳林芝專門將自己摘出來,將詳細事務交給專人負責,出手的皮包公司注冊在新加坡,資金則是通過瑞士銀行走賬,許多幫忙辦事的人就連為誰打工都不清楚。
不怪他投機取巧,實在是那邊沒有商業秩序可言,迫於無奈隻好如此,倘若公平做生意,陳林芝賭贏的把握還要高上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