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編輯,找你的!”小編輯說了一句就跑路了。
周旭提著行李憨厚老實,立馬說道:“劉編輯您好,我的名字叫做周旭,是來改《長津湖》的!”
劉家駒原本還意外,很快就高高興興站了起來和周旭握手:“你好,我就是你的責任編輯劉家駒!”
“先坐吧。”
周旭把背包放在地上。
旁邊的劉鬆林聽到了周旭來了,好奇探頭看一眼。
劉家駒介紹道:
“這位是劉鬆林,你應該不陌生!”
“您好,我鐵定認識!!”周旭真誠說了一句。
劉鬆林真的是一個貴婦人,微胖,但是眼睛很大很有神,聽到周旭這沒頭腦的一句話,她都忍不住笑道;“嗯,你好”
首都哪裡是必去的?
對於年輕人來說,天安門、故宮、長城,似乎有很多個回答。
但是對於上了年紀的老人家,似乎都會樂意去紀念館……
劉家駒說道:“現在的年輕人?……很少像你”
“我從小就在父母熏陶下麵長大,特喜歡一首歌《京城的金山上》!
&n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陽,多麼溫暖,多麼慈祥,把我們農奴的心兒照亮,我們邁步走在社會主義幸福的大道上。”
“嘖!”兩人對視一眼,這個年輕真的很好玩。
實在是太紅了!隨口一說就是紅紅的語錄。
喜歡的還是紅歌。
讓兩人微微驚訝而且又欣喜。
“哈哈,沒想到你還會唱歌!”劉鬆林笑著說道。
“哎……對了,被你繞糊塗了,是來給你說稿子的!”劉家駒一拍腦袋,把《長津湖》的稿子拿了出來,放在周旭身前。
“我翻了翻總政拿過來的資料,你父親是?”
周旭說道:“我父親是抗美援c的誌願軍戰士……上過長津湖,不過不是書中這一批,他和我說的團裡的故事也是聽彆人講述的,所以我才會藝術加工!”
“沒想到呀!還是我的老戰友!有機會想和你的父親敘敘。”劉家駒感歎一句。
“敘敘?那我有時間把父親叫來首都玩玩,他可能也很感興趣。”
不過都是周旭開玩笑的,不再過幾年的話,現在還是盲流呢,進入首都的機會不多。
“繼續說稿子……”
劉家駒覺得周旭這人說話挺好玩的,一聊天就開始聊起來其他的事情,稿子的事情就忘了。
“咳咳,第一呢!錯彆字和語句不通順這些簡單的錯誤就不說了,我標注好了的!
重要的就是主題,小說有的細節需要改一改。”
劉家駒是親曆者,而且寫過《親曆c鮮戰爭》,所以由他來指導細節處的錯誤,剛剛好也是最適合修改周旭稿件的人。
“還有一些地方,我覺得修飾過了,我也想要你改一改……”
劉家駒向來改稿子嚴格。
周旭就低著腦袋默默記著,反正第一篇小說不要求自己寫得多好,他隻要能發表就行,改稿子?
不存在什麼不願意的事情。
“……”
一兩個小時過去了。
劉家駒嘴都說乾了,他拿起來茶杯喝了一口,出人意外的竟然是眼前這位年輕氣盛的作家竟然沒有反駁自己。
“哎?你沒有什麼意見嗎?現在可以和我討論討論的,不要介意。”
周旭看著劉家駒搖搖腦袋:“不是,我沒有什麼意見,您是親曆者,意見總是比起來我這個靠著幻想寫得小說好些吧?所以跟著您的思路走就行了!”
“哎?”
劉家駒一拳打在棉花上麵,喝了一口茶,又看向了劉鬆林。
劉鬆林一笑:“現在編輯部裡麵沒有作者和老劉吵架,我們都不習慣了,以前編輯部裡麵還有不少人和他吵架呢!”
周旭說道:“專業人乾專業的事情,劉編輯是編輯,自然改稿子的事情比起來我熟悉多了,我第一次發表作品,對於什麼事情都不算熟練。”
“好好!”劉家駒心情不錯。
“今天就先這樣吧,你才來首都,我就著急忙慌的拉著你改稿子,連住宿都沒有給你安排,我帶著你過去招待所,你先休息一下!”
周旭點點頭,他隨意掃了一眼劉家駒的桌上改的稿子。
一看不得了,莫言桑!
對,現在正是莫言投稿各大文藝雜誌社時間線,七八年他投給了《解放軍文藝》幾篇小說都被退稿了。
畢竟莫言馬上二十五歲了,還不提乾就隻能退伍複員了,他想要升官,就隻能寫小說謀求出路……什麼電視節目上麵說得想要吃餃子,都是這群作家胡扯,誰寫小說不是為了錢為了功名利祿呀!
當然世紀初那群有誌青年不太一樣。那群人真的有誌向。
“……”
劉家駒說著就站起身,帶著周旭走出編輯部。
一走出門。
周旭就感覺渾身都涼下來了,他踩著雪,一腳一個腳印!
劉家駒繼續扯著他嘮嗑;“我看你資料,說是你在新兵連隊的時候得了一個三等功?”
周旭說道:“就是我們連長,上次和您接電話那個連長特彆重視我,給了一個三等功嘉獎我,隨便鼓勵其他的戰士們,我感覺沒什麼的……”
周旭很謙虛。
劉家駒拍拍他的肩膀:“不管是文藝兵還是普通戰士,得到這些功勞都是履曆,能夠得到就好好把握,未來評級都用得上的!”
“謝謝老師的指導。”
“我看你小夥子實誠,多說了幾句,這些事情彆瞎說……而且文藝兵雖然沒什麼權力,但是待遇是和正職一樣的,你不要認為轉成創作員不好呀!”
“嗯嗯。”
兩人轉了幾個圈,來到了北大平莊
北太平莊36號總政家屬院,這裡住著總政文化部、直工部以及解放軍文藝社的許多人。
解放軍文藝社書庫小樓位於北太平莊家屬院的西南角,其第一、第二和第三層部分房間被辟為招待所,用來接待來京城送稿改稿的作家和詩人。
從部隊借調到文藝社的《解放軍文藝》《昆侖》和叢書三個編輯部幫助工作的同誌,也有一些住在這裡。
兩人來到這個三層的書庫大樓。
現在的編輯部、雜誌社都有著自己專屬的招待所,但是其實和外麵的招待所不一樣,因為都是用老建築改的,自然不用占外麵招待所名額。
首都的招待說很多都是飽滿的,所以比起住外麵,雜誌社招待所至少有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