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說,弄得周旭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兩人一陣誇獎。
高如星看了一眼時間,立馬站起來,有些著急的說道:“我下午還有排練,你們兩人先聊,我先走了。”
……
《解放軍文藝》雜誌社。
“喂喂?”劉家駒接過電話。
電話那頭:“喂喂!這裡是濟南軍區XX營XX連,這位同誌您好,是這樣的,《解放軍文藝》這一期的小說寫得很優秀,部隊裡麵有不少的同誌都沒有分配到雜誌,我們部隊希望在月末訂閱三十份,順便加訂一年的量。”
“三十份?好的我記下來,大概十天後能發過去。”
三十份看似不多,但是這隻是一個部隊,還有其他無數的部隊正在訂閱呢!
小說發表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小一個星期了,從各方軍區內部的反應來說,小說的評價還是不錯的。
畢竟《解放軍文藝》內部先行訂閱,每一期都能夠精準的得到部隊內部的戰士們觀看小說的評價。
如果小說寫得優秀,不少的部隊會加大這一期的訂閱量,所以僅僅一個星期過後,就有著不少的營地打電話過來要求訂閱了。
剛剛那個電話隻是這些打過來的其中一個而已。
劉家駒對著劉鬆林說道:“你看看,我說了當時就應該聽我的,把這篇小說提前到一月發表,現在你看看,影響力多大!”
劉鬆林笑道:“對對對,小說成功都是您老的功勞,慧眼識珠!”
“彆給我陰陽怪氣呀!”
“沒呢,我真心誇獎您慧眼識珠,不過我更加意外的是,周旭同誌作為一個新人作家,成績做的這麼的優秀,這真的是未來可期。”
這劉家駒沒意見,周旭要是再寫幾部類似的作品,不論是抗戰小說,還是其他小說,隻要質量差不多,未來說不定還能評個高級創作員。
最優秀的高級創作員,甚至能評級少將、中將。
這在部隊裡麵難道不是未來可期嗎?
“不行,我得打個電話問問,保不齊他還有新作品呢!”
劉鬆林笑道:“彆的作家一年就能寫出來一篇中長篇小說呢,現在您去逼他多半是憋出來的,質量參差不齊,還是等兩月過完年吧。”
“哎!就是不知道這篇小說在社會當中的影響力如何了!”
“多半也不會差的,部隊裡麵和社會裡看小說的不都是人嘛?”劉鬆林說道。
其他幾位編輯這時候紛紛走過來恭賀劉家駒。
“老劉,剛剛又來電話了,這次是XJ的,直接要了五百份!”
“部隊裡麵的銷量,一個星期也有快十萬冊了吧?這一個月奔著五十萬冊去了,要是加上外麵的二三十萬冊,至少也要七八十萬冊了!”
這群編輯自然知道這一期雜誌是哪篇小說最有影響力,因為部隊打電話來的時候,點名的是“《長津湖》”,可不是其他作品。
編輯生涯就是為了培養出來優秀的新人,和優秀的作品。
周燕如出名是因為她帶出來了蘇童、餘華……
其他編輯也是如此。
周旭算是劉家駒的一個履曆,自然都羨慕劉家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