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肖時欽離隊前的最後一場比賽後,雷霆戰隊特意為他舉辦了一場溫馨而莊重的歡送儀式。
燈光漸暗,大屏幕播放著他這些年來每個賽季的經典鏡頭,隊友們輪流上台,說著感謝與祝福。
沒有震驚,沒有挽留,隻有真誠的不舍與敬意。
他們相信隊長的選擇,也真心希望,這一次,他能站在總決賽的舞台上,親手捧起那座金色獎杯。
而遠在嘉世辦公室的江語純,看著網上鋪天蓋地的“亂花錢”“敗家子”評論,嘴角卻越翹越高。
這可都是群眾的認可啊!
她心裡美滋滋地想,看來買下肖時欽的決定,可真是一點兒也沒錯。
有肖時欽這記王炸在前,後續的轉會消息雖然依舊重磅,但掀起的波瀾卻無疑減少了幾分。
兩天後,嘉世俱樂部再發公告。
嘉世戰隊以750萬元,引入臨海戰隊全明星選手趙楊,及其神級氣功師角色海無量。
輿論再次陷入困惑。
趙楊?那個連續六次入選全明星、卻連一次季後賽都沒進過的氣功師?
如今他已經接近職業生涯尾聲,狀態也很難說,嘉世買他,是打算讓他在訓練室養老嗎?
質疑聲還沒停,第三條重磅消息又至——
嘉世以650萬元,引入呼嘯戰隊全明星選手方銳,及其神級盜賊角色“鬼迷神疑”。
這下,所有人都麻了。
有人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數字。
一個、兩個、三個……
短短幾天內,嘉世連下三城,一口氣引進三位全明星選手,外加三個神級賬號!
粗略一算,這三筆轉會,總金額高達2400萬元。這個數字,足以買下一支中遊戰隊的主力陣容。
這還隻是選手轉會費,不包括薪資、簽字費、安家費、商業分成……
如果算上後續投入,嘉世這個冬季轉會期的支出,恐怕會突破三千萬。
人們這才意識到,在一位不差錢的老板支持下,嘉世正在用金錢風暴重塑聯盟格局,
一支由全明星組成的“豪華軍團”正在悄然成型。
不過,也有媒體和俱樂部高層開始呼籲,榮耀聯盟要不要考慮引入“工資帽”製度?
所謂“工資帽”,原本是籃球、足球等成熟職業聯賽中常見的製度設計——聯盟為每支球隊設定一個薪資總額上限,防止財力雄厚的俱樂部通過巨額投入壟斷人才,造成“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的局麵,破壞聯賽的公平性與觀賞性。
如今,嘉世的這一係列操作,讓這個原本隻存在於理論討論中的概念,突然變得迫在眉睫。
有人開始擔心,如果其他戰隊也效仿嘉世俱樂部這種“無限開火”模式,那未來的榮耀聯賽,會不會變成一場純粹的資本遊戲?
不過,儘管嘉世在轉會市場上連出重拳,聲勢浩大,但仍有相當一部分玩家和業內人士對這支“全明星拚盤”隊伍的前景表示深深的懷疑。
畢竟,榮耀是比賽,不是拍賣會。身價再高,賬號再強,選手名氣再大,也不能直接換算成勝利。
把一群習慣了當核心、當隊長、當戰術大腦的全明星選手塞進同一支隊伍,真的能擰成一股繩?
還是說,最終隻會變成各自為戰、戰術打架、指揮混亂的“修羅場”?
而這些質疑,在江語純看來,簡直不能更合她心意了。
她最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閒著沒事,就打開各大論壇、貼吧、微博、電競媒體評論區,一條一條地翻看網友對嘉世的評價。
尤其是那些言辭激烈、語氣嘲諷、斷言“嘉世必崩”的帖子,她看得格外起勁。甚至專門收藏了幾條寫得特彆精彩的,反複回味。
嗯,說得真好!
她整個人懶洋洋地趴在辦公室的沙發上,一邊刷著手機,一邊美滋滋地晃著小腿,腳上的拖鞋都快甩飛了。
陽光從窗外斜照進來,落在她翹起的嘴角上。
那一刻,江語純仿佛已經看到了不遠的將來——
嘉世戰績拉垮,季後賽一輪遊,輿論一片嘩然,而她順理成章地宣布“電競太難搞,我不玩了”。
然後,她就可以徹底躺平,過上每天睡到自然醒、追劇打遊戲、再也不用看財報和K線圖的幸福生活。
那畫麵,簡直美好得讓她想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