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這邊一準備好,立馬送他過去。”
她說得乾脆。
她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次入學報到,更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步。
她必須準備好一切,不能有任何疏漏。
馮湘湘打心底覺得念書特彆重要。
彆說孩子了,就連她自己也得抓緊時間再讀書。
這些年她一直後悔當初沒堅持上學。
想到這兒,她更堅定了要好好學點東西的念頭。
她聽說市裡有個工人文化宮,經常開免費課程,教算術、語文,甚至還有簡單的會計知識。
她打算這次進城,順便去打聽一下。
“對了,我想問一句,咱們坐采買車進城,下車的地方附近有賣書的店嗎?”
她轉向陶采花,語氣誠懇。
她不隻是想買孩子的課本,更想為自己找幾本基礎讀物。
她知道,改變,就該從這一刻開始。
書店這種地方,在大院裡的嫂子們看來,幾乎沒人踏足過。
她們平時的生活,大多圍繞著柴米油鹽、洗衣做飯、照看孩子打轉。
書本這種東西,既不能當飯吃,也不能頂家務用,自然被歸為“沒用”的那一類。
陶采花坐在木凳上,皺著眉頭。
過了好一陣,她才慢悠悠地抬起頭。
“書店……這名字是挺熟的,可到底在哪兒呢?”
她喃喃自語,語氣裡透著幾分不確定。
隨後,她抬起頭,看向馮湘湘。
“書店肯定不在停車點,我在部隊家屬區待了這些年,前前後後進城轉過好幾回,買布的、買菜的、修鞋的鋪子都見過了,可還真沒見過書鋪在哪兒。”
她話音剛落,屋角的趙博文就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他剛啃完糖紙,嘴裡還含著那顆糖,勉強把話從嘴裡擠出來。
“城裡有書店的!我們老師講過,就在市中心人民路那兒,三層樓高的大樓,玻璃窗亮堂得很,裡麵全是書!”
聽趙博文這麼一說,馮湘湘原本懸著的心,總算落了下來。
她臉上浮起一絲笑意,目光溫柔地看著趙博文。
“那嬸子求你個事,明兒上學你幫嬸子問問老師,那書店到底在哪兒,有沒有地圖啊,能不能坐車過去。回頭你放學回來告訴我,嬸子給你準備個小驚喜,包你樂得合不攏嘴。”
馮湘湘話還沒說完,陶采花已經微微張了嘴。
她眉頭一皺,眼神裡透出點不讚同。
沒等她開口,九歲的趙博文已經抬手,乾脆利落地朝空中一擺。
“哎呀,說啥謝不謝的。”
他板起一副小大人的模樣。
“就這麼點小事,還提什麼條件,拿驚喜來哄我,這多見外啊!”
“以後咱們兩家還怎麼處?誰跟誰啊!”
朱紅秀笑得前仰後合。
陸團長也咧著嘴,搖著頭說。
“這小子,人不大,道理一套一套的。”
馮湘湘看著這一幕,心裡也像被暖流輕輕拂過。
“妹子,你買書到底圖個啥?”
陶采花笑著止住話音。
陶采花到底是鄉下出來的,打小耳濡目染的觀念。
女人的本分是顧好鍋碗瓢盆、管好孩子、伺候好丈夫。
所以,當她看到馮湘湘一個姑娘家,居然主動要往城裡跑、要買書、要“學東西”,
她心裡難免覺得,這有點“不務正業”。
馮湘湘也沒藏著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