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博武瞪大了眼睛,手指指著盤子,聲音裡滿是驚訝。
“它怎麼軟乎乎的,還有點像?可又比香多了!”
馮湘湘站在桌邊,一手扶著盤子邊緣,笑得眉眼彎彎。
“先進屋坐下再說。”
她輕聲催促著,語氣裡帶著幾分寵溺。
“彆站門口吹著涼風,等會兒涼了可就沒這個味兒了。”
等三個小孩人手一塊鬆餅,立馬開始猛吃。
酥軟的口感在舌尖化開,甜度恰到好處。
每一口都讓人舍不得停下。
“嬸子!太好吃了!好吃得我都想掉眼淚!”
小文含著滿嘴食物,激動得手都在抖。
“這鬆樹餅簡直絕了!比食堂阿姨做的包子還香,比我媽過年炸的油糕還好吃!”
馮湘湘坐在旁邊,靜靜看著孩子們狼吞虎咽的模樣,嘴角一直掛著笑意。
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滿足感。
她做的東西被人真心喜愛著,甚至被賦予了獨特的昵稱。
吃完後,馮湘湘又拿出新買的文具。
那是她特意去供銷社挑選的。
兩支削得尖尖的鉛筆,還有一塊粉色橡皮。
每一份都包在牛皮紙裡,整整齊齊碼成三份。
指尖觸碰到孩子的手掌時,還不忘叮囑一句。
“拿穩了,彆掉了。”
“小文、小武,明天世傑就要上學了。嬸子早上送他過去,你們在學校多照應點他。我中午要出門辦事,趕不回來,飯給你們留在鍋裡,放學記得熱一下再吃。”
那時候學校的孩子,住得遠的大多帶飯盒。
家裡有事不能做飯的,也會提前準備好。
但大多數學生,還是中午回家吃飯。
尤其是那些住在部隊大院裡的孩子,走幾步路就能到家。
熱騰騰的飯菜隨時等著他們歸來。
這話剛說完,趙博武突然一本正經地把鉛筆和橡皮推了回去。
“嬸子,你要這麼說,那這東西我真不能要。世傑是我們哥們,在學校幫他不是應該的嗎?你老這樣給東西,是不是把我們當外人了?”
馮湘湘握著鉛筆的手微微一頓,眼中閃過一絲錯愕。
她沒想到,一個年僅九歲的孩子,竟能說出如此通透的話。
仔細想想,她確實習慣用成人的方式處理人際關係。
付出一點,就想回報一點。
幫了彆人,總想留下痕跡。
可孩子的心靈純淨坦蕩,不需要這些附加條件。
用成年人的那一套去對待孩子,反而顯得生分。
“行吧。”
她點點頭,聲音輕了幾分。
“那就當是嬸子送你們的小禮物。最後一次這麼搞,以後禮物歸禮物,幫忙歸幫忙,咱們再也不分彼此了,好不好?”
新的學習用品,對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吸引力可不小。
趙博武低頭琢磨了一會兒,坦率開口。
“嬸子,我得說實話,這些東西我很喜歡,也真的很想要。既然你都這麼說了,那我就收下了。謝謝你。”
他抬起頭,目光明亮澄澈。
馮湘湘心裡暖暖的。
這孩子不僅懂事,還特彆真誠。
聽說他媽經常不在家,他就自己煮飯。
鍋台比他高出一大截,得踩著小板凳才能夠到。
他踮起腳尖,一手拿著鍋鏟,一手護著弟弟不靠近火邊。
煮熟的米飯常常夾生,菜也鹹了淡了,可兄弟倆吃得津津有味。
馮湘湘一邊牽著陸清風的手,一邊眉飛色舞地描述那孩子的種種優點。
“你說說,現在有幾個這麼小的孩子能擔起一整個家?”
“人家才多大啊?比我小時候強多了。”
陸清風點頭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