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科馬羅夫深吸一口氣,緩緩地說道:“其實,我叫弗拉基米爾·伊萬諾維奇·科馬羅夫,是一名白俄人。”
他的聲音略微低沉,仿佛帶著一絲無奈和滄桑。
接著,他詳細講述了自己的經曆。
原來,他曾經是沙俄陸軍第12龍騎兵團的上尉。
然而,由於沙俄爆發了革命,在沙俄軍隊的驅趕下,他們這些人一夜之間成為了流亡者。
在那場洶湧澎湃的白俄流亡浪潮中,白俄人被迫四處漂泊,輾轉於哈爾濱和東北各地。
根據後世的統計,當時的白俄流亡者人數多達20萬之眾。
他們就像無根的浮萍,在異國他鄉艱難求生。
幸運的是,科馬羅夫等人在逃離克裡米亞半島後,成功登上了一艘前往上海的船隻。
然而,當他們抵達這座繁華都市時,才發現這裡雖然是富人的天堂,但對於他們這些身無分文的逃亡者來說,卻並非如此。
為了在這個陌生的地方生存下去,科馬羅夫和他的同伴們不得不一邊打工,一邊低價出售他們逃亡時攜帶的軍火。
這是他們唯一的生計來源,儘管生活異常艱辛,但他們依然咬牙堅持著。
了解了科馬羅夫的身份和背景後,劉鎮庭心中的擔憂頓時煙消雲散。
作為一名穿越者,他是知道白俄人的。
尤其是,現在的狗肉將軍,手下就有一支白俄軍隊。
知道了對方的身份後,劉鎮庭心中的擔憂就消除了許多。
在科馬羅夫的帶路下,他們又走了二十多分鐘,才來到一所占地約三畝的廢棄工廠。
自從工人罷工後,這裡就廢棄了。
如今,成了這些白俄難民的“諾亞方舟”。
等劉鎮庭他們進來後,科馬羅夫將他們帶到了一名中年男子麵前。
相較科馬羅夫來說,這人的神態更加威武,眼神也更加堅定。
科馬羅夫走上前,主動介紹道:“劉,我為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們的長官,米哈伊爾上校,原哥薩克第14騎兵團原團長。”
隨後,用他們的語言,將劉鎮庭介紹給了米哈伊爾上校。
“歡迎你,劉先生。”米哈伊爾上校點點頭,主動問候道。
劉鎮庭伸出了右手,友好的回應著:“米哈伊爾上校,你好。”
簡單的寒暄過後,米哈伊爾上校和科馬羅夫兩人領著劉鎮庭,一同朝著工廠裡的地下室走去。
這一路走來,劉鎮庭的目光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他注意到這個廢棄的工廠內,生活著許多人。
有男人、女人、小孩,甚至還有不少老人。
看起來,這個廢舊工廠裡的居民數量相當可觀。
然而,這些人的穿著卻都非常破舊。
特彆是那些小孩子們,他們身上的衣服,竟然都是用軍裝改製而成的。
看到他們的生活狀況後,讓劉鎮庭心底忽然萌發了一個似乎可行的想法。
當他們終於走下地下室時,一股潮濕而難聞的氣味猛地撲鼻而來。
這股氣味中不僅夾雜著機油的味道,還有一股難以形容的腐臭。
劉鎮庭不禁皺起了眉頭,但他還是強忍著不適,繼續跟隨米哈伊爾上校和科馬羅夫前行。
下了十二個台階後,劉鎮庭終於來到了地下室的底部。
借著昏暗的馬燈光線,他驚訝地看到了堆積如山的武器。
這些武器被整齊地擺放在一起,其中有裝在箱子裡的莫辛納甘M1891步槍,還有被帆布包裹著的馬克沁M1910重機槍,甚至還有迫擊炮!
劉鎮庭的目光順著走廊望去,隻見儘頭的鐵櫃裡,整齊地碼放著一箱箱存放彈藥的箱子。
這些武器和彈藥的數量之多,讓劉鎮庭感到有些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