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仿佛已經抓到敵人命門的曹福林,下達了總攻的命令:派出2旅的兩個團,對獨立混成旅的3團陣地發起進攻,打算一舉殲滅獨立混成旅。
在14師師部後方的一座小山上,米哈伊爾上校和科馬羅夫少校等白俄軍官們,一個個神情傲然地站在那裡。
他們的目光,緊緊鎖定著幾公裡外的14師陣地。
早在獨立混成旅抵達伊川境內時,米哈伊爾上校就已經領著兩個營的哥薩克騎兵,悄然離開了大部隊。
他們一路潛行,不僅順便解決掉了14師的騎兵斥候,還徹底避開了敵人的偵察。
為的,就是在最關鍵的時刻,給14師一個驚喜。
當14師迫擊炮營開火的那一刻,米哈伊爾上校就知道該他們上場了。
收到劉鎮庭的通知後,米哈伊爾上校眼神都變得狂熱起來。
哥薩克騎兵!曾被譽為“天下第一騎兵”。
許多年了,流亡在外的米哈伊爾上校,一直壓抑著心中的這份榮耀。
作為一名白俄貴族,他曾經擁有過輝煌的過去。
然而,近年來,他的生活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被迫離開祖國,四處漂泊,經曆了無數的苦難和挫折。
特彆是在上海那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裡,他看到了那些與他膚色相同的洋人,過著奢侈、放縱的生活。
他們左擁右抱,享受著無儘的財富和權力,而他卻連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都難以維持。
黃油和伏特加,這些曾經是他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
可自從流亡之後,變成了遙不可及的奢侈品。
更讓他感到痛苦的是,他不得不將自己最體麵的軍裝和禮服變賣,以換取一些微薄的收入。
那一刻,他失去了作為一名貴族和帝國軍官的尊嚴和身份。
他不再是那個驕傲的、受人敬仰的大人物,而是一個流離失所、窮困潦倒的難民。
尤其是,跟隨他的哥薩克勇士們,變成了隻能乾粗活的勞力,甚至還要乾一些小偷小摸的勾當。
而跟隨他們女性家屬們更可憐,有的甚至要出賣肉體,才能換來一頓溫飽。
這種巨大的落差,對他和他身後的白俄官兵們的自尊心造成了沉重的打擊,他們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
然而,命運的轉折點卻在他結識劉鎮庭這位軍閥之子後悄然降臨。
自從歸附劉鎮庭後,他們的生活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劉鎮庭不僅為他們提供了舒適的住所,還慷慨地給予了他們比伏特加還要烈的白酒。
這種烈酒,讓他重新找回了一些曾經的豪情壯誌。
而且,劉鎮庭還給他們發放高額的軍餉,這使得他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然而,最近,最近許多中國軍人對他們所享受的優厚待遇提出了質疑。
麵對這種情況,他知道,現在是他們證明自己價值的時候了。
他們不能再被人看作是依賴他人施舍的寄生蟲,而是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忠誠。
“終於,該我們上了!”米哈伊爾上校的聲音低沉而堅定,透露出一種壓抑已久的興奮。
他的臉上沒有絲毫表情,但那雙眼睛卻閃爍著冷冽的光芒。
接著,他轉過身,動作利落地翻身上馬。
其他白俄軍官們也紛紛效仿,迅速騎上自己的戰馬。
他們手中緊握著馬刀,刀身閃爍著寒光,仿佛在訴說著它們即將帶來的殺戮與血腥。
米哈伊爾上校麵無表情地看著他的部下們,用俄語低吼道:“勇士們!重現哥薩克騎兵輝煌的時刻到了!”
他的聲音在空氣中回蕩,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烏拉!烏拉!”他身後的哥薩克騎兵們迅速抽出隨身的馬刀,狂熱的大喊道。
“出發!”
隨著這一聲令下,米哈伊爾上校一夾馬腹,如離弦之箭一般衝下山去。
哥薩克騎兵們紛紛驅動胯下的戰馬,一個個戰意盎然的揮舞著馬刀緊跟其後。
他們的馬蹄聲響徹山穀,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風席卷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