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是隨便說說,也不知道對錯,大家聽聽看看,如果說錯了你們多包涵就行。”
隨行的這些人大部分都屬於中高層管理者,知道王新曾經對山陽煤業集團所起到的作用,所以一直都十分敬重這位少年。
現在王新直接指出問題,他們不但沒有感覺不妥,反而覺得王新真是年少有為。不僅多金,而且各種專業知識涉獵甚廣,李工甚至想動員王新考大學的時候報考煤化工專業。
吳總聽了,對李工笑道:“李工,雖然你是礦大畢業的,已經是咱們國內頂尖的大學,但王新可是商都外國語學校的高材生,未來都是向著清北進發的。咱們市麵上很流行的那個學霸筆記,就是他編寫的。”
這次輪到李工驚歎了,他原本以為王新隻是在營銷方麵天賦極高,現在看來學習上更有天分,這麼看來,如果學習煤化工專業還真有些大材小用。
王新有些不好意思,十分謙虛地說道:“都是大家的幫助與抬愛,這次過來也跟著大家學習了很多煤礦方麵的知識,受益匪淺。未來如果在這個行業進行投資,肯定會更有把握。”
由於靠近沙漠,水資源缺乏,所以這個企業目前排名第二,排在東勝煤田那邊企業靠後的位置。
王新和吳總又繼續出發,去鄂多斯市東邊的準格爾煤田看看,這部分煤田大部分屬於露天煤田,開采極為方便,成本費用也低,唯一的缺點就是要價太高。
吳總等人有些猶豫,王新卻覺得這片煤田太劃算了。
產生這種分歧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吳總還是以現在的煤炭價格進行利潤計算,而王新是以未來幾年的價格進行推算。
而且露天煤礦開采速度也快,產量很大,如果願意,開著大卡車就可以直接到作業麵去拉煤,十分方便與快捷。
也不會存在粉塵和瓦斯等問題,在安全管理方麵的投入與費用大大減少。
綜合評價,如果拿下這塊兒煤田,應該是三個標的物中最賺錢的。
王新把自己理由分享給吳總等人,吳總等人沉思了一會兒,覺得王新說得不無道理,但還是有些擔憂。
吳總說道:“王新,如果煤炭價格真的如你所說,明年這時候就可以翻一番,那這塊兒煤田拿下來我們絕對賺錢,但如果達不到你說的那個價格,我們就會賠錢,按照咱們現在的資金儲備,最多可以支撐一年半。”
也就是說,如果煤炭價格在一年半內漲幅不能翻倍,這筆投資就會血本無歸。
王新很有信心,但他又不能說他知道未來煤炭的價格可以翻倍、甚至更高。
他隻能說道:“吳總,人生本來就是在賭,我記得在咱們來之前,已經把煤炭未來的需求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我相信隨著咱們國家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會越來越大,作為能源主力的煤炭價格也會越漲越高。”
吳總點點頭,同意王新的分析,那就把準格爾煤田作為這次投資的首選。
由於這部分煤田大多數還沒有開采,屬於無主狀態,需要去獲得礦產開采權,程序比較複雜,好在這次過來的團隊裡有熟悉這方麵流程和操作的人,就讓他們去負責這些事情。
接下來幾天,吳總和王新在鄂多斯市其他幾個煤礦區域轉悠了轉悠,主要是當地企業和管理部門太過於熱情,都是朋友的朋友,不去顯得不近人情。
吳總過來也算是大投資,所以當地又給山陽煤業集團推薦了幾個非常不錯的標的。
還真讓王新和吳總發現了幾個寶藏企業,接下來就是確定究竟要兼並哪些企業,或者投資哪些項目。
接下來幾天,就是和當地煤礦企業及管理部門你來我往的交鋒,不過現在有錢就是最大的爺,山陽煤業集團基本上擁有一邊倒的優勢,把價格拿捏得死死的。
這些煤礦企業經過這幾年的低潮期,已經對這個行業失望透頂,很多人都想清盤走人。
也有一些是舍不得跟著自己打拚多年的兄弟們受苦,想著山陽煤業集團目前發展態勢良好,跟著這艘大船前進,至少餓不著。
不同人懷著不同的目的,但最終都希望能夠成為山陽煤業集團的投資標的,拯救企業於水火之中。
王新和吳總本來還覺得1億元過來進行投資,最多隻能兼並23個煤礦企業,但後來大家都在比著降價,按照目前的報價,拿下5、6家企業沒有任何問題。
最終,王新和吳總商議,拿下了鄂多斯市5家企業的經營權,以及準格爾煤田兩個最大煤場的采礦權。
一周的鄂多斯之行結束,回到山陽市後,王新和吳總就成立了新的公司。新公司按照各自的出資比例劃分股份,這些企業都掛在新公司名下。
包括大柳塔煤礦、寸草塔煤礦、阿爾丁煤礦、王家塔煤礦以及烏蘭木倫煤礦。
新公司叫做神中煤業集團,這個名字是王新依據神華和神東等煤礦行業巨頭的名字起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吳總覺得名字起得很好、很大氣,像一個能在國內頂尖立足的大型煤業集團的名字。
神中煤業集團成立後就正式開始進入到整合階段。
至此,王新此行的任務也算是告一段落。
又要過年了,王新也已經回到商都,平時大家都很忙,很難聚到一起,唯有過年的時候,大家才能歡聚一下。
所以王新對過年十分重視,無論如何,都要留出時間和家人共同歡度春節。
今年,王老爺子和王新奶奶依然被接到商都過年,王新大伯和姑姑這一年在山陽市經營得有聲有色,不僅營業收入突破新高,而且口碑越來越好。
大伯和姑姑都是本分人,經營講究誠實守信,比如稱麻辣燙食材的時候,都是四舍五不入,讓顧客獲得實惠。
收錢的時候依然也是這種規則,不像某些店裡非得精確到幾角甚至幾分,給人的感覺非常不好。
正是這種大氣的經營理念,讓味當家這兩家自營店在商都的人氣與口碑越來越旺。
大伯和姑姑通過接近兩年的鍛煉,已經差不多可以獨當一麵。
王新覺得現在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已經不適合再多點兼顧,那樣自己精力也達不到。
所以,王新和父母商量了一下,決定把兩個店麵直接轉讓給大伯和姑姑兩人,隻收一個很少的成本費用。
本來王新和母親李紅霞說都是親戚,就不收費用了,但是王勇平不同意。因為這些自營店還是依托在豫君餐飲公司名下,如果不按照流程進行轉讓,難免會被彆人詬病。
於是,還是以轉讓的方式把店麵直接轉給了大伯和姑姑,讓大伯和姑姑全身心去經營,自己也抽出身,去經營更大的生意。
喜歡重生1998:內卷之王請大家收藏:()重生1998:內卷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