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曠世大戰,對於世人來說,或許是一件津津樂道,足以傳頌千年的盛事美談。
可世人所不知道的是,這一戰,在他呂布的心裡,不知不覺的,已然悄悄種下了一顆名為恐懼的種子。
也正是虎牢關前的這一次鬥將,讓當世無敵的他,生平第一次,退了。
退一步,海闊天空!
可當時的他,卻不知,退了這一次,便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人就是這樣,退的多了,也便習慣了。
自此以後,習慣了退讓的呂布,銳氣儘失,每逢困境,首先想的,不是迎難而上,而是如何,明哲保身。
在十八路諸侯的威逼下,身為董卓義子他,猶豫再三,最後選擇了與王允合作,刺殺了義父董卓。
董卓殘部圍困長安,已經靠著誅殺董卓的功績,官拜奮威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的他,稍加猶豫,便丟下王允與漢獻帝,去投了袁術。
在袁術麾下,堂堂的溫侯,受儘了冷遇,直至被掃地出門,他卻始終忍氣吞聲。
轉投袁紹後,因他大破黑山軍,聲威大振,受了袁紹猜忌,結果被袁紹布下甲士誅殺,可他卻不敢奮起反抗,隻是落荒而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去了同鄉好友,河內太守張揚麾下,麵對李傕、郭汜假天子令發來了通緝文書,不可一世的他,甚至選擇了束手就擒。
幸得張揚顧念舊情,舍去了大筆的錢財,為其周旋,不僅沒有將呂布送去洛陽討賞,還為其求了個潁川太守的官職。
可一年不到,在張邈、張超、許汜等人的鼓動下,心生貪念的他,棄同鄉好友之恩情於不顧,直接拐走了張揚的大半家當,去兗州與曹操爭奪兗州牧。
在兗州連年大戰後,呂布不敵根基深厚的曹操,敗退徐州。
在徐州連年大戰後,呂布被困下邳城。
曹軍圍攻下邳三月,最後在軍師郭嘉的謀劃下,決泗、沂之水灌城。
情勢危急之下,呂布部將侯成、宋憲、魏續反叛,縛了陳宮、高順,率眾向曹軍投降。
彼時,正在白門樓負隅頑抗的呂布,心灰意冷,又又又一次的,退縮了。
隻不過,這一次的束手就擒,卻並沒有換來苟且偷生。
因為白門樓上,除了曹操,還有一人。
“大耳賊!”
說實話,呂布不恨當麵罵他的黑臉燕人,也不恨看輕他的袁氏兄弟,更不恨與他大戰數年,最後下令殺他的曹操。
他真正恨的,是劉備!
“明公所患,不過於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
那日,在呂布的苦求之下,曹操本已意動。
“何如?”
曹操回首,問一人。
那人,呂布當然認得。
哪怕化成灰,都認得。
此人,不是彆人,正是虎牢關下,與其結義兄弟張飛、關羽合鬥他一個的白臉漢子。
劉備,劉玄德!
“公為座上客,布為階下囚,何不發一言,而相寬乎?”
不提虎牢關下那一戰,讓劉關張三人名動天下,隻說自己轅門射戟,解了袁術與劉備之間的刀兵之爭,也算是有恩於劉備。
呂布自忖,讓劉備替自己說上句好話,應該不是難事。
可是,劉備接下來的行為,卻是讓呂布怎麼也想不通。
“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
按說心誌堅定,氣吞萬裡如虎的曹操,本不是隻言片語,就能被輕易改變主意的人。
可劉備,隻用了一句話,便讓有心接納呂布的曹操,殺念橫生!
“最無信者,大耳賊!”
在被梟首的前一刻,呂布的嘴裡,罵的仍是這一句。
想不通!
他怎麼也想不通。
不替自己求情也就罷了,哪怕是一言不發,他都能接受。
可那滿嘴仁義道德,貌似忠厚之人的大耳賊,卻是個落井下石的,無恥小人!
“涿縣,劉備!”
望著此行的終點,涿縣的方向,呂布長戟一揮,隻聽哢嚓一聲,一棵數人抱粗的桂花樹,便應聲而倒。
一戟之威,恐怖如斯!
“劉備!沒了你那兩兄弟護著你,看你這大耳賊,還能不能接下,某一戟……”
……
喜歡這呂布,絕對有問題請大家收藏:()這呂布,絕對有問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