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台,咱們結拜吧!”
彆看張飛人長的粗鄙,說起話來,也常常噎的彆人火冒三丈。
可實際上,這家夥呐,粗中有細,精得很。
就拿當陽橋頭的那一聲喝來說,世人看到的,隻是張飛的勇猛與莽撞,可細細想來,事情的真相,就真的就這麼簡單麼?
整個戰場那麼大,為何他彆的地方不選,偏偏就選在了當陽橋頭?
還不是除了那座板橋之外,根本就沒有彆的方法,可以過得了河!
當陽橋頭一聲吼,喝斷橋梁水倒流!
這話吧,純屬誇張到沒邊了,隻能聽聽,然後一笑了之。
其實啊,這不過是後世以訛傳訛罷了。
不管是偏正史的《三國誌》,還是更偏話本小說的《三國演義》裡,都明說了,那橋啊,早在曹軍趕到前,就被張飛偷偷給拆了。
曹操不再下令追擊劉備,根本不是因為張飛吼了那一嗓子。
真正的原因,有兩個。
一來,是無橋可渡河,二來,是他見到了對岸橋後樹林裡,揚起了滾滾煙塵,疑似有千軍萬馬的伏兵。
注意,不管是提前拆了橋,還是安排二十騎兵去樹林裡搞花樣,都是張飛的主意。
類似的事情,還有不少。
比如張飛每次寫完信,總會在信紙上隨意戳個眼,然後再滴上一滴墨水。
這種記號,隻有劉、關、張三兄弟才知道。
為的,就是防止被偷梁換柱,以保證書信的安全。
這種小伎倆,看著不不起眼,關鍵時候,還真能派上大用場。
曹操就中過招,狠狠的,吃了次啞巴虧。
諸如此類的事,數不勝數,便不一一例舉了。
總之,張飛呐,絕不是像他的外表那樣,隻是一個簡單的莽撞人!
“兄台,兄台?”
張飛見呂布許久沒有反應,不由的有些忐忑。
他雖然沒有真正上過沙場,但他對於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有殺意,還是很敏感的。
對於頭頂那把透著幽幽藍光,至今沒有挪開半分的方天畫戟的主人,那位看著比他也不了幾歲的小白臉子,張飛的心裡呐,很清楚。
此人,絕對是個殺人不眨眼的主兒!
雖然不知道這人為何有如此大的殺意,但張飛明白,如果再不做上些什麼,說上些什麼,隻怕自己是難逃這一劫了。
“你……要與某,結拜?”
呂布此時的內心,比當日腦子裡多了一段十八年後的記憶,還要覺得荒唐。
大耳賊的結義兄弟,環眼賊,這廝……
竟然要與自己,結拜?!!!
一想到那十八年裡,與這環眼賊,每見一次,不是打,便是罵,從來就沒有好言好語說過話,如今這廝,卻主動提出要結拜,呂布便不由的一陣恍惚。
開什麼玩笑!
不行!
呂布的第一反應,就是斷然拒絕。
他來涿郡,是為了殺人!
即便沒殺的了劉備,那殺了張飛,也行!
總之,桃園三兄弟,能殺得一個,是一個!
殺!
殺!
殺!
腦海裡,前世那十八年的殘存記憶,不斷的在提醒呂布,得當機立斷,立馬殺了這個威脅極大的環眼賊。
但不知為何,冥冥中,有一個聲音,又在提醒著呂布。
不殺!
或許……
是一個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