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周者,太上南華仙人也,其前世學道時,願言:我得道成仙,才智洞達,當出世化生人中,敷演《道德經五千文》,宣暢道意。
——《太極真人敷靈寶齋戒威儀諸經要訣》
—————————————————————————
天柱山,是個好去處。
萬壑爭流,千崖競秀,主峰峻拔高聳,直入雲霄,勢如擎天之柱,故有天柱之名。
天柱山風景雖好,但常年待在此地修行,終日粗茶淡飯,對於世俗之人來說,卻是一件苦差事。
許劭,便是吃不得這份苦。
在天柱山修行數年之後,實在耐不住山中寂寞的他,便下了山,成了天下聞名的月旦評創辦人。
這一夜,是正月十五,天上的月亮,格外的圓,格外的亮。
明月高懸,銀河隱退,夜空像是水洗過一般,潔淨無瑕。
一個頭戴紫陽巾,身披八卦衣,淡眉星目,麵色紅潤的道士,正仰首,盤坐於天柱峰頂。
“師兄。”
自潁川書院出來後,經過多方打探,許劭基本已經摸清楚了太平道的底細。
太平道,的確要起事!
但他,還有一事不明。
所以,他來了天柱山。
見到了想見的那人,仍是在記憶中的,那個老地方時,許劭麵色一喜,心中大定。
“你來了。”
道士聽到許劭的聲音乍然響起,也不驚訝,似是早就知道他會來似的。
“師兄……我有一事不明,還望賜教。”
眼前這位師兄,許劭自幼年時,便是這般容顏,數十年下來,竟是絲毫未變。
故而,許劭對於師兄料到自己的到來,一點也不意外。
師兄的道行,深不可測!
“太平道。”
道士伸了個懶腰,笑嘻嘻的,一語道破了許劭心中所想。
“師兄果然料事如神!”
因為一個極其偶然的機緣,被師傅帶上山後,就沒有見過那位,一睡便是好多年的師傅,許劭的本事,就是這道人教出來的。
自打天機不知被哪位大能給遮掩後,許劭就一直擔心,天柱山上的師兄會不會受影響。
如今見到師兄,仍是那個不用掐,不用算,足不出戶,便能洞悉一切的模樣,許劭逾發的敬佩。
“你想問的,是太平道的太平要術,是不是傳自南華仙人。”
道士的眼眸一開一合間,星光熠熠,仿佛天空中的萬千星辰,儘被收錄於他這雙星目之中。
“還望師兄賜教!”
許劭傾佩之餘,有些緊張,隻覺多日探尋無果的謎團,即將揭曉。
“是。”
道士點點頭,又搖搖頭:“也不是。”
“是,也不是?”
許劭聞言,眉頭緊皺。
聽到道士說出,這種匪夷所思的回答,許劭越發的糊塗了。
“太平要術,太平清領道。”
見許劭若有所思的模樣,道士微微一笑。
“……”
許劭得了道士提示,卻是仍不得要領,隻是反複的念叨著太平要術,以及與之有幾分相似的,太平清領道。
“好了,莫要做無用功了。”
見到許劭冥思苦想,卻始終不得其法,道士歎了口氣,頗是惋惜道:“小師弟啊,你天資聰穎,機緣也夠,隻是這心性吧……可惜了……”
“師兄訓誡的是!”
憑借月旦評,在世俗間創下了諾大的名頭,許劭走到哪,都會被人恭敬的尊稱一聲子將先生。
可如今,白發蒼蒼的子將先生,卻在這道士麵前,羞愧的好似一個孩童一般。
“罷了……”
道士招招手,示意許劭上前。
許劭連忙躬身趨步,來到道士跟前。
“叱!”
道士雙目微睜,頓時星光大放。
星河……
在昏迷之前,許劭好似看到了一條彙聚了無數璀璨星辰的星河,耀眼,奪目。
這星河,似曾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