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亡命奔涿郡。
——《三國誌·蜀誌·六》
————————————————————————————————————
花開數朵,各表一枝。
漢光和七年,秋。
大賢良師張角,遣弟子唐周,趕赴洛陽,與大內中常侍封諝,密謀反事。
唐周告反,封諝等一乾人下獄。
張角聞知,星夜舉兵,自號天公將軍,其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
青、幽、徐、冀、荊、揚、兗、豫八州之太平道教眾,四方景從。
短短數日間,裹黃巾從張角反者,何止數十萬之眾。
黃巾軍兵勢,日益浩大,大漢官軍望風而靡,整個漢室江山,頓時陷入了風雨飄搖之中。
漢靈帝火速降詔,命各地自行招兵募士,討賊立功。
……
“良機已至,下令全軍整備,隨我兵發洛陽,入京勤王!”
並州刺史丁原,手捧朝廷的召討令,仰天長笑,誌得意滿!
“哈哈哈……”
……
“速將此信,交於京中的袁紹、曹操、荀彧、荀攸。”
極為惋惜的,望了一眼身後的,陷於熊熊大火之中的潁川書院,司馬徽將幾封書信,交給了最為看重的學生,郭嘉。
“老師,原定的除奸大計……”
郭嘉何等聰明,不用看信,便猜到了信中所寫,究竟是什麼內容。
“哎……”
司馬徽長歎一聲,無奈搖頭道:“人算,終究是不如天算呐……”
“那……老師與我那結義大哥的賭約?”
郭嘉眼珠一轉,笑嘻嘻樣子,似是完全不懼亂世將至,反倒是頗為的,躍躍欲試。
“哼!”
司馬徽麵色一整,訓斥道:“除奸大計,隻是暫緩,待平定太平道之亂後,自見分曉!你可不能壞了為師的大事!切記,送完了信,即刻去襄陽與為師彙合,不得有誤!”
“曉得了,曉得了!”
郭嘉嘴上答應的飛快,可腦袋裡在盤算著什麼,就不得而知了。
……
幽州太守劉焉,乃漢魯恭王之後,為人方正謹慎,黃巾軍作亂尹始,便急召校尉鄒靖商議平亂事宜。
“賊兵人多勢眾,而我幽州官軍不過萬餘,勢不能敵,還望明公早作準備!”
鄒靖管軍,他的話,劉焉自然相當重視的。
“傳令本州郡縣,發榜募兵!”
“喏!”
……
幽州,涿縣縣衙門口,人聲鼎沸。
自黃巾作亂以來,肆虐鄉裡,無數不願從賊的良民,全都往州縣府衙這裡擠。
畢竟,府衙裡,有糧,也有官兵。
“放榜啦!放榜啦!讓開,快讓開!”
一名皂衣衙役,手捧一卷榜文,大聲的嗬斥著,那些圍在縣衙門口的流民。
“官爺,官爺,榜文裡寫的啥?”
這年頭,識字的,畢竟是少數。
不少聽到要放榜的流民,不待榜文張貼,便七嘴八舌的,大聲衝著衙役嚷嚷了起來。
“州牧有令,募兵!”
衙役一邊從人群中擠過,一邊大聲的回應。
“募兵?那豈不是有皇糧可以吃了?”
“你是不是傻啊,當兵,得打仗!”
“就是,小命都沒了,還吃個屁!”
有人歡喜,自然也有人會潑涼水。
人群之外,有一持戟青年,倚著縣衙門前的大樹,將這亂哄哄的場麵,儘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