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植字子乾,涿郡涿人也,身長八尺二寸,音聲如鐘,性剛毅有大節,常懷濟世誌,不好詞賦,能飲酒一石。
——《後漢書》卷六十四
—————————————————————————————————
涿郡城中,夜幕如墨。
太守劉焉府邸的書房內,燭火搖曳。
劉備恭敬地立於下方,劉焉端坐主位,大半張臉掩藏在陰暗中,忽隱忽現,那雙陰鷙的眼神中,透著審視。
沉默,已經持續了許久。
久到,始終肅立的劉備,早已兩腿發軟,額頭出汗。
但是,即便汗水已經打濕了兩鬢,劉備也不敢抬手擦拭。。
因為,劉焉的目光,仍在他的身上。
“玄德呐,如今這天下亂象叢生,賊寇蜂起,你我,皆為漢室宗親,自當為朝廷效犬馬之力,不知,你對此有何見解?”
終於,劉焉打破了沉默。
語氣看似隨意,實則,大有深意。
劉備不假思索,微微一躬身,便言辭懇切,說起了早就打好的腹稿。
“叔父所言極是!侄兒雖不才,願憑一腔熱血,為漢室掃除奸佞,安定社稷!如今黃巾肆虐,百姓苦不堪言,當務之急……是招募義兵,與平定亂事!”
“招募義兵……”
劉焉不置可否,似是不甚滿意。
咦?
一直都在偷偷的,觀察著劉焉神情的劉備,心裡不免泛起了狐疑。
全郡的募兵告示,都張貼了好幾天了,按理來說,自己方才的話,應該是不會有錯的啊!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劉備目光閃爍,眼神四下亂瞟,希望能從這書房裡,找到一點蛛絲馬跡。
他知道,若是自己接下來的這一句,還是不能打動劉焉的話。
那他認白日裡,認下劉焉為叔父一事,終究不過是,鏡中月,水中花。
嗯?
劉備眼神一凜,突然看到了劉焉書桌上,正放著一本古籍。
是……《尉繚子》?
劉備老師盧植,乃當世大儒,更是兵法大家,《尉繚子》這等兵家典籍,自然不會沒有教授過弟子。
隻不過,劉備不喜讀書,時間全浪費在與那些官宦子弟廝混上了。
《尉繚子》全文二十九篇,他最多,也就能背出個三五篇。
真真是……
書到用時,方恨少呐!
劉備暗暗發誓,以後得空了,定要多讀些書。
隻不過,眼下麼……
劉備決定,賭一把!
“兵者,凶器也,爭者,逆德也,不得已而用之……”
其實吧,劉備也不是完全在賭運氣。
《尉繚子》通篇三萬四千八百餘字,他偏偏就挑這幾句來說,自是有他的道理!
劉備的眼神,真的很不錯。
昏暗搖曳的燭火下,他卻能清晰的看清,那本《尉繚子》裡,正插有一張書箋!
而書箋的位置,差不多,就是第六至第十篇的位置!
第六篇,守權!
第七篇,十二陵!
第八篇,武議!
第九篇,將理!
第十篇,原官!
至於說,為何這五篇裡,劉備為何又偏偏,選定了這第八篇。
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呐,彆的,他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