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既秉朝政,忿蹇碩圖己,陰規誅之。蹇碩疑不自安,與中常侍趙忠、宋典等謀。中常侍郭勝,進同郡人也,太後及進之貴幸,勝有力焉,故親信何氏;與趙忠等議,不從碩計,而以其書示進。
——《資治通鑒?漢紀五十一》
—————————————————————————————————
曲陽,漢軍中軍大帳。
“奉先,此去洛陽麵聖,來日必定平步青雲!但是,還需謹慎行事……”
皇甫嵩望著弱冠之年,便已名動天下,甚至連當今天子,都特意下旨,欽點入宮見駕的呂布,欣賞之情,溢於言表。
他在誠心祝願的同時,又免替呂布有點擔心。
入朝,與入宮。
一字之差,其含義,卻是天差地彆!
入朝,應有之義。
以呂布在平亂中立下的功績,接受朝廷的嘉獎,是理所當然的。
誅張角,滅張寶,前前後後加起來,率軍斬殺了數十萬黃巾賊寇的呂布,絕對是平定黃巾之亂的首功之臣。
按正常流程,呂布應該前往洛陽,於大朝會之上,接受由大將軍何進提請,靈帝恩準的封賞,然後便順理成章的,成為受何進節製的某一等級的大漢將軍。
大漢軍製,將軍共分六等。
第一等,大將軍。
第二等,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
還有,撫軍大將軍、中軍大將軍、上軍大將軍、鎮軍大將軍、鎮國大將軍、南中大將軍。
另有,四征、四鎮將軍。
第三等,四安將軍,四平將軍。
還有征蜀、征虜、度遼、安遠、平寇、平難、冠軍、平狄等將軍稱號。
第四等,中護軍,武衛將軍,野戰五校尉,遊擊將軍,四中郎將,以及各色雜號中郎將。
第五等,偏將軍,俾將軍,以及各色雜號將軍。
第六等,和戎護軍,殄虜護軍。
按皇甫嵩的估計,以呂布立下的潑天大功,第一等、第二等應該是沒指望,但也肯定不止是第五、第六等。
也就是說,呂布入朝受封,起碼也是與他皇甫嵩的左中郎將,平級的第四等!
甚至,第三等的平寇將軍、平難將軍,也不是沒有可能。
以弱冠之年,一入仕,便能當上第三、第四等將軍,呂布的前途,絕對是不可限量。
入宮,則更是讓皇甫嵩倍感,皇恩浩蕩了!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這種神乎其神,宛若天方夜譚的事跡,有多少年,未曾在大漢出現過了?
不知從何時起,大漢的官場,儘被世家大族給牢牢把持,早就沒了平民百姓的出頭之日。
召呂布入京的旨意,明明白白說的是入宮,而非入朝!
這,就值得耐人尋味了。
以皇甫嵩浸淫官場半生的經驗來看,入朝與入宮,這一字之差,背後的水,可深著哩!
呂布此次入京,必定不會風平浪靜!
“多謝皇甫將軍提點。”
呂布卻是一臉的淡然,拱手道:“布,不求飛黃騰達,隻願國泰民安,朝堂之上的營營苟苟,一概不予理會。”
“如此便好!”
皇甫嵩對這位年歲不大,行事卻極為通達的少年英雄,越發的欣賞。
於是乎,他不顧交淺言深的忌諱,又忍不住,多提點了幾句。
“如今朝中,暗流湧動,明麵上,是大將軍何進,與張讓為首的中常侍們,鬥的不可開交,實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