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生皇子協,後遂鴆殺美人。帝大怒,欲廢後,諸宦官固請得止。董太後自養協,號曰董侯。
——《資治通鑒?卷十》
——————————————————————————————————
德陽殿內,金磚鋪地,雕梁畫棟,牆壁上掛著一幅幅彰顯大漢榮耀的壁畫,在搖曳的燭光下顯得越發神秘。
殿中擺放著數排精美的青銅酒器,在燈光下,閃爍著冰冷的光澤。
大殿的儘頭,獨自一人的漢靈帝,高坐在龍椅之上,頭戴冕旒,身著袞龍袍,雖身形略顯消瘦,眼中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如今已是九尺有餘的呂布,頭戴三叉束發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麵吞頭連環鎧,腰係勒甲玲瓏獅蠻帶,昂首踏入殿中。
“末將呂布,參見陛下!”
靈帝眉頭微微一皺,心中有了些不滿。
因為他看到,一身戎裝的呂布,行的是軍禮,而非君臣之禮。
哼!
武夫!
當然了,靈帝才不會因為區區一個禮數,而改變自己的換儲大計。
再說了,隻要這把刀夠鋒利,賜他一個入殿不趨,見王不拜,又有何妨?
不錯!
靈帝是把呂布,當作了刀!
一把砍向所有,反對換儲之人的,屠刀!
呂布在曲陽城下,洛陽城外,壘就的兩座京觀,已經很好的,向靈帝證明了他這把刀,有多鋒銳。
而現在,靈帝要做的,就是將這把刀,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漢靈帝的目光,在呂布身上,上下打量,就如同他在西園貨市上,挑選貨品一般。
“呂將軍威名,朕早有耳聞。如今漢室江山,內憂外患,正需將軍這樣的棟梁之才。朕今日召你入宮,是希望將軍能全心效忠於朕,為朕排憂解難。”
許久之後,靈帝收回了挑剔的目光,相當滿意的,拋出了收為己用的橄欖枝。
以他的身份,他認為,自然不用兜兜轉轉,隻要他表了態,便足矣。
這事呐,便算是定下了。
呂布抬起頭,目光堅定:“布,願為國家效力,保我大漢疆土安寧,百姓太平。”
靈帝聽聞此言,眉頭又是微微一皺,語氣加重:“呂將軍,你要明白,這大漢天下,朕便是國家,國家便是朕。效忠朕,便是效忠國家。”
呂布心中,當然明白靈帝之意,但他不才不願將自己,完全綁定在這位短命的帝王身上。
大漢氣數已儘,真要向這位看著至高無上,實則時日無多的靈帝個人效忠,呂布真的提不起興趣。
最多,敷衍一下罷了。
隻見他抬眼直視靈帝,目光坦然:“陛下,布以為,國家乃天下人之國家,非一人之私產。陛下貴為天子,自當以天下蒼生為念。布效忠國家,是為了守護這萬裡山河、黎民百姓。”
漢靈帝麵色一變,麵露不悅,卻仍強壓怒火:“呂將軍此言,看似有理,實則大謬。若無朕之統治,何來這大漢江山?何來百姓之安寧?”
呂布隻當沒看見靈帝的不悅,繼續說道:“陛下,如今朝堂之上,宦官弄權,外戚爭勢,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布以為,當務之急是整頓朝綱,清除奸佞,使大漢重歸清明。如此,方是真正的效忠國家。”
靈帝聽聞呂布提及宦官和外戚,心中更是惱火。
他身邊的宦官勢力龐大,是他用以製衡朝臣的重要力量,呂布此言,無疑是在挑戰他的權威。
“呂將軍,朝堂之事,朕自有決斷。你隻需忠心耿耿為朕效力,何需多言?”
漢靈帝語氣冰冷。
呂布心中,則是長歎一聲。
果然,都被奉孝給料中了!
原來,召呂布入宮的旨意,郭嘉知道後,便給出了完整的應對方案。
一路之上的大開殺戒,是一環。
洛陽城下的人頭京觀,是一環。
入宮之後的桀驁不馴,是一環。
……
漢靈帝冷冷一笑,半是勸誡半是訓斥道:“呂將軍,你不過是一介武夫,懂什麼治國理政?朕登基以來,兢兢業業,一心為了大漢江山。你莫要被他人蠱惑,說出這等大逆不道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