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辯即皇帝位。尊皇後曰皇太後。太後臨朝。赦天下,改元為光熹。封皇弟協為勃海王。以後將軍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參錄尚書事。
——《資治通鑒?漢紀五十一》
—————————————————————————————————
這日深夜,月華如霜,灑落在大內宮牆的殿瓦之上,隱隱綽綽。
何皇後身著一襲深色錦袍,頭戴鳳冠卻難掩眼中的焦慮與狠厲,悄然來到了張讓所在的偏殿。
張讓,這位權傾朝野的中常侍,深得靈帝信任,在宮中可謂是翻雲覆雨的人物,所住的偏殿,與靈帝的德陽殿,不過十步之距。
後宮之主,理當母儀天下的何皇後,在這半夜三更,親自來這張讓的住處,若是傳了出去,絕對是一件駭人聽聞的事。
但已經走投無路的何皇後,沒辦法。
她深知,要想保住劉辯的太子之位,張讓的態度至關重要。
偏殿內燭火搖曳,光影在牆壁上,鬼魅般晃動。
張讓早早等候在此,見何皇後踏入殿中,忙恭敬地行禮:“皇後娘娘深夜至此,不知有何要事?”
何皇後並未立刻回答,她緩緩走到主位坐下,目光在張讓身上打量許久,才開口說道:“張常侍,本宮今日前來,是有一件關乎你我性命攸關的大事相商。”
張讓心中一凜,臉上卻依舊掛著恭敬的笑容:“娘娘但說無妨,老奴定當為娘娘效犬馬之勞。”
何皇後秀眉一皺,眼中閃過一絲決絕:“如今陛下有意改立劉協為太子,一旦此事成真,本宮與太子便再無活路。張常侍,你在陛下身邊多年,深得陛下信任,不知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張讓早有心理準備,沉吟片刻後,說道:“娘娘,陛下心意已決,老奴也隻是陛下的臣子,恐無力回天。況且,改立太子乃國之大事,需從長計議。”
何皇後見張讓如此推諉,心中不悅,冷哼一聲道:“張常侍,你莫要以為本宮不知你心中所想。你在這宮中多年,樹敵眾多,若劉協登基,蹇碩後掌權,以蹇碩對你的厭惡,你覺得你還能有今日的榮華富貴嗎?”
張讓心中一震,何皇後所言正是他所擔憂之事。
蹇碩此人,有多睚眥必報,張讓心知肚明。
若劉協登基,他被清算,是必然的!
“娘娘所言極是,老奴隻是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張讓連忙改口。
何皇後見張讓態度有所鬆動,心中稍喜,繼續說道:“張常侍,如今唯有保住太子之位,你我才能高枕無憂。本宮今日來,便是想與你商議,如何阻止陛下改立太子。”
張讓沉思片刻,說道:“娘娘,陛下心意已決,正麵勸阻恐難奏效。如今之計,或許隻有……”
他欲言又止,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何皇後心中一動,追問道:“隻有怎樣?張常侍但說無妨,隻要能保住太子之位,本宮定不會虧待你。”
張讓咬咬牙,做出了一個隱晦的手勢,壓低聲音說道:“娘娘,如今唯有讓陛下……,方能絕了改立太子的念頭。隻要太子登基,娘娘垂簾聽政,老奴在旁輔佐,這天下還是我們的。”
何皇後心中大驚,毒殺皇帝乃大逆不道之舉,一旦事發,必將萬劫不複。
但想到自己與劉辯的處境,她不免,又有些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