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純等遂與烏桓大人共連盟,攻薊下,燔燒城郭,虜略百姓,殺護烏桓校尉箕稠、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等,眾至十餘萬,屯肥如。
——《後漢書?劉虞傳》
—————————————————————————————————
於受封大漢忠義侯,及並州牧的當日,呂布,這位好似流星般崛起的朝堂新貴,卻做出了一件震動朝野的大事——當街斬殺漢室宗親劉和。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瞬間傳遍了洛陽城的每一個角落,也引起了朝中各派係的強烈反應。
彈劾的奏章,如雪花般飛向靈帝的案頭,群臣紛紛指責呂布的目無法紀,要求靈帝嚴懲呂布,以正國法,維護漢室尊嚴。
當夜,受急召的呂布,正站於德陽殿之外。
此時的他,麵容冷峻,深邃的眼眸中,透著淡然,與桀驁。
“宣忠義侯,呂布覲見!”
宦官那尖銳的聲音,在寂靜的宮門內回蕩。
呂布微微皺眉,邁開大步,踏入了那象征著權力中心的宮殿。
“臣呂布,拜見陛下!”
他的聲音洪亮,如同洪鐘,在宮殿內久久回蕩。
靈帝看著一如既往,腰杆挺的筆直的呂布,微微歎了口氣,也懶得計較那些君臣之間的虛禮了。
“呂愛卿,你可知今日犯下了多大的過錯?那劉和,怎麼說都是漢室宗親,你當街斬殺,實在是太過魯莽。如今,群臣激憤,紛紛彈劾於你,朕……也甚是為難啊!”
“臣,問心無愧!”
呂布抬頭,坦然的迎向靈帝的目光。
“你……”
靈帝被呂布硬梆梆的,問心無愧四字,直接給噎的說不出話。
劉和平日裡的惡行,他也有所耳聞,隻是礙於漢室宗親的身份,一直未曾加以嚴懲。
真要按劉和犯下的累累罪行,判他一個斬立決,都算是輕的了。
然而,此刻群臣的壓力,如山般沉重,卻讓他不得不有所顧慮。
“呂愛卿,你的忠義之心,朕自然知曉。隻是,如今朝堂局勢複雜,你此舉無疑是給了那些心懷不軌之人可乘之機。他們借此大做文章,朕若不有所表示,恐怕……難以服眾啊!”
許久之後,權衡再三的靈帝,無奈地說道。
“與臣當街斬殺劉和相比,陛下欲換儲,隻怕,更會讓群臣激憤吧……”
呂布平靜的望著靈帝,淡淡道:“這點壓力都扛不下,陛下,還怎麼換儲?”
“你……”
靈帝聞言一震,駭然的問呂布:“當街殺劉和……是你有意為之?”
“劉和,隻是個意外。”
呂布的話,先是讓靈帝鬆了口氣。
卻不想,呂布接下來的話,又讓靈帝驚出了一身冷汗。
“臣,本來是想挑個三公九卿,又或是十常侍之一下手的。”
呂布輕描淡寫的,又強調了一遍:“劉和,真的是個意外。”
“什……什麼……”
靈帝語帶顫音,失聲道:“三公九卿……十常侍……”
不管是三公九卿,還是十常侍,都是不折不扣的朝之重臣!
這呂布,怎麼敢的?
靈帝對呂布的膽大妄為,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陛下!”
呂布略略提高音量,理所當然的說道:“將這些人全殺嘍,可能會傷及無辜,但是,一個隔一個殺,一定會有漏網之魚!”
“……”
靈帝雖然很想反駁,但事實,卻讓他無話可說。
不管是三公九卿,還是十常侍,哪一個,不是中飽私囊,目無法紀的國之蠹蟲?
真若按《九章律》、《傍章律》、《越宮律》、《朝律》等大漢律法來論,那些人裡,又有哪一個,會能是乾乾淨淨的?
隻不過,心裡明白是一回事。
具體要怎麼做,是另一回事。
身為大漢王朝的九五至尊,行事,卻不能像呂布這般肆無忌憚。
畢竟,大漢的江山社稷,還得指著這些國之蠧蟲,來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