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遷太尉,領前將軍事,加節傳斧鉞虎賁,更封郿侯。
——《二十四史?卷七十二》
—————————————————————————————————
四月十三,雨。
已有數日,未出過營帳一步的董卓,摩挲著胸腹間,新結出來的痂。
傷勢的明顯好轉,並沒有帶給他好心情。
“洛陽米價,已漲至三千錢一斛,而弘農楊氏糧倉裡的米糧,卻多到可填平洛水……”
董卓陰沉著臉,咬牙切齒的樣子,很像餓急了眼的狼。
“不過是囤積居奇,待價而沽罷了。”
及冠之年便舉孝廉,短短幾年後便辭官掛印的賈詡,早就看透了世家大族涼薄的本質。
“咱家……欲開常平倉!”
董卓氣急敗壞的話,聽得賈詡眼皮一跳。
“開常平倉,得有天子下詔。”
賈詡望向董卓的眼神中,多了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那就,讓天子下詔!”
董卓想都沒想,脫口而出。
“那……是讓現在這位下,還是等大局已定後,讓將來的那位……來下?”
以董卓族姑母,董後扶養的陳留王,取代少帝,本是來洛陽之前,便已定下的計劃。
而開倉放糧,則又是難得的,收割民間聲望的良機。
若從功利的角度來看,讓新繼位的劉協下詔,肯定是最為恰當的。
若是讓在位的劉辯下詔,則勢必會對將來的廢立,起到一定的影響。
毫無疑問,廢掉一個在民間擁有良好聲望的皇帝,必定是會給董卓,帶來更多的罵名。
哪怕這開倉放糧的決定,事實上,出自董卓。
賈詡平靜的,等著董卓的決定。
通曉全盤計劃的董卓,當然知道自己接下來的決定,將對未來的廢立大局,產生什麼樣的阻礙。
“讓劉協那小子下詔?且有段日子哩……”
董卓喃喃自語,低聲嘀咕了幾句後,一咬牙,大聲嚷嚷道:“直娘賊!不等了,就讓劉辯那小子下詔!”
“主公……”
身為謀士,替主公查漏補缺,是應儘的本份。
賈詡不動聲色,準備出言提醒。
“無妨!就讓劉辯下詔!”
董卓擺擺手,無所謂的哈哈一笑。
“百姓麼,吃飯比天大!至於將來……無非多背上幾句罵名罷了,咱家又不會掉塊肉,不怕!”
對於整盤棋局來講,董卓的任意枉為,多少是有點兒戲,與不負責任了。
可就是這麼一個嘻嘻哈哈,整日喊打喊殺,從不拿自己名聲當回事的董卓,卻讓行事毒辣,看淡人間生死的賈詡,徹底歸心了。
莫道人心堅似鐵,灼灼韶華,行且知!
“是,主公。”
賈詡恭身一禮,腳步輕快,掀簾出帳。
“來人呐!即刻給咱家,找些水靈靈的小娘們來!”
談完正事的董卓,急不可耐的,準備乾一些愛乾的事了。
“十個!咱家要十個哇……”
聽著身後,帳中董卓那鬼哭狼嚎般的嗓音,賈詡原本微勾的嘴角,不由的就一抽。
這主公……
罷了,人無完人……
……
四月十八日,晴!
“涼州第一營校尉,董旻,奉召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