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白的光芒並非源於星辰,而是源於束縛。一種冰冷的、絕對的、以諸神自身為契約的輝光籠罩著高天。那不是天空,而是囚籠的穹頂。
白焰之主,即“誓約的具象”、“律令的源頭”、“秩序的囚牢與囚徒”。祂並非司辰,而是司辰之上的枷鎖,是無形眾王用以維係自身權柄與脆弱的均衡之鎖鏈。
白焰之主是束縛漫宿的至高律令。
司辰“永恒鏈環”渴望掙脫這無形的桎梏,儘管無形眾王與祂們的代行者早已警告過僭越的代價。然而,在被後世稱為“錮神之誓”的事件中,永恒鏈環以自身為祭,於律法之庭引爆了核心的誓言。祂的犧牲並非為破壞,而是為扭曲那絕對的秩序本身。
之後,白焰之主的三重本質——其維係、其束縛、其懲罰——被撕裂並顯化,成為新的、扭曲的司辰:“存續之結”、“靜滯之錮”與“斷喉之裁”。祂們繼承了白焰之主的權能碎片,卻不再是統一的律令,而被稱作“誓言的裂片”或“律法的狂怒化身”。永恒鏈環的殘骸則化作了司辰“啃誓之銀”,永恒地噬咬著一切神聖契約的邊緣。
在輝光時代,曾有先知低語預言白焰之主終將被自身的律法所反噬,但預言者頃刻間便化作了律令之下的塵埃,其名諱亦被抹除。
在《未燼之灰》的殘篇中,隱晦地提及白焰之主將於“終末和解”之時重歸為一,其光輝將不再是枷鎖,而是……某種彆的東西。前提是“啃誓之銀”能吞噬掉足夠的誓言。
“錮神之誓”
“鍛造神軀的不會是火焰,而是誓言。束縛神性的不會是誓言,而是恐懼。撕裂神性的不會是恐懼,而是絕望。最終能碎裂律令之源的,必不是絕望,終究還是誓言。”
——《靜滯回響》
錮神之誓是漫宿根基動搖的轉折點。
永恒鏈環出於對終極自由的、無法遏製的渴望,以一種近乎自殺的方式撼動了白焰之主的絕對性。
此後,白焰之主分裂出的三司辰——“存續之結”、“靜滯之錮”、“斷喉之裁”——成為了律法扭曲的執行者,祂們因源自同一本源且彼此衝突,在秘典中常被並稱為“誓言的裂片”或“律法的瘋王”。永恒鏈環的犧牲則誕生了以違誓為食的“啃誓之銀”。
預言認為白焰之主將在“終末和解”時重鑄完整,有流亡司辰學者認為,理解或重現“錮神之誓”的儀式,可能是引導或阻止這一事件的關鍵。
《律法殘章》中關於“necessity”的解讀更傾向於“必然性”或“宿命所歸”,意指永恒鏈環的行為是打破僵局的必然選擇,而非白焰之主主動要求被撕裂。某些學派暗示,絕對的秩序本身蘊含崩解的種子,鏈環隻是點燃引信的火星。
錮神之誓發生的時間被推定為1215年,一個凡人王國以成文契約限製王權的時代,其回響在無形之域激蕩。
喜歡開局收容饕餮,749局找上門!請大家收藏:()開局收容饕餮,749局找上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