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場發生在辦公室、短暫卻如同驚雷的擁抱,像一道無形的分水嶺,將謝豔玲與林鎮欽的關係劃入了新的領域。表麵上,一切似乎並無不同。他依舊是那個冷靜自持、要求嚴苛的林總,她也還是那個兢兢業業、力求完美的謝助理(或者說,項目副組長)。工作照常推進,指令清晰明確,交流簡潔高效。
但有些東西,確實不一樣了。
謝豔玲發現自己無法再像以前那樣,純粹地將林鎮欽視為一個冰冷的“合夥人”或“上司”。當他靠近時,她會不自覺地留意到他身上那股熟悉的冷冽氣息;當他說話時,她會下意識地去捕捉他語氣裡可能隱藏的、哪怕一絲一毫的異常;甚至當他隻是沉默地坐在書房另一端處理文件時,她也能清晰地感受到他的存在,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攪動著她的心緒。
她開始在他麵前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緊張,這種緊張不同於以往對權威的敬畏,而是一種摻雜了羞澀、期待和一絲慌亂的情緒。她努力掩飾,用更加專注的工作狀態來武裝自己,但偶爾眼神的交彙,還是會讓她心跳失序。
林鎮欽似乎也察覺到了她的變化。他看她的目光,不再是純粹的審視和評估,偶爾會多停留幾秒,那深邃的眼底,仿佛有暗流湧動,複雜難辨。他不再輕易用那些冰冷刻薄的話語敲打她,甚至在一次她因連續加班而差點在彙報時出現疏漏後,他隻是皺了皺眉,說了句:“注意休息,效率比時長更重要。”
這近乎關懷的話語,讓謝豔玲受寵若驚,也更加心亂如麻。
她試圖厘清自己對他的感情。是依賴嗎?是感激嗎?還是……在日複一日的並肩作戰和那次生死相依的危機中,滋生了不該有的情愫?
她不敢深想。那條名為“交易”的界線依然橫亙在那裡,提醒著她最初的初衷和彼此的身份。她怕一旦越界,會打破眼下這來之不易的平衡,會讓自己再次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就在謝豔玲為自己的心緒所困擾時,新的挑戰接踵而至。
“素心”項目第一階段成果顯著,尤其是成功抵禦黑客攻擊並完成核心數據圖譜初步建模的事跡,在集團內部小範圍傳開,謝豔玲的名字開始被更多高層注意到。林鎮欽順勢將她推到了更前沿的位置,讓她獨立負責一個與“素心”品牌煥新相關的、規模不小的市場推廣策劃案。
這無疑是一個更大的舞台,也是更嚴峻的考驗。推廣方案需要直麵市場和消費者,任何閃失都會被無限放大。
謝豔玲深知這一點。她強迫自己將那些紛亂的情感暫時壓下,全身心投入到新的任務中。她帶領團隊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分析了無數競品案例,提出了一個大膽而新穎的推廣理念——不再強調“素心”的古老與傳統,而是主打“科技喚醒草本能量”,通過一係列線上線下聯動的沉浸式體驗活動,向年輕消費者展示一個全新的、充滿活力和未來感的“新素心”。
方案提報會上,她自信從容,條理清晰,用詳實的數據和極具創意的視覺呈現,征服了在場的市場部高管。連一向挑剔的市場總監也忍不住點頭表示認可。
然而,就在方案即將拍板定案的前夕,一個意想不到的阻力出現了。
阻力來自林氏集團內部,一位負責品牌公關多年的元老級副總裁,姓王。王副總以作風保守、注重“品牌調性”著稱,他對謝豔玲提出的“科技感”、“年輕化”改造方向提出了強烈質疑。
在一次由林鎮欽主持的高層協調會上,王副總扶了扶金絲眼鏡,語氣沉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
“林總,謝組長的方案,創意是可取的,但過於激進,甚至可以說……冒險。”他看向謝豔玲,目光銳利,“‘素心’這個品牌,之所以有價值,就在於它數十年積累下來的‘厚重’與‘信賴’。如果我們貿然給它貼上‘科技’、‘年輕’的標簽,會不會讓原有的核心客戶感到困惑甚至背叛?品牌資產的流失,後果是災難性的。”
他頓了頓,意有所指地補充道:“而且,推廣方案關乎集團整體形象,需要慎之又慎。將如此重要的項目交給……經驗尚淺的同事全權負責,是否有些欠考慮?”
這話語裡的質疑,不僅針對方案,更直接指向了謝豔玲的能力和資曆。會議室裡的氣氛瞬間變得有些微妙。
謝豔玲的心沉了下去。她料到方案會有爭議,卻沒料到阻力會來自集團內部如此高位,並且如此直接地針對她個人。她能感覺到周圍投來的目光,有同情,有審視,也有幸災樂禍。
她下意識地看向主位的林鎮欽。他麵無表情地聽著,手指習慣性地在桌麵上輕輕敲擊,看不出喜怒。
王副總的話合情合理,站在集團穩定和風險控製的角度,無可指摘。林鎮欽會如何抉擇?是會為了平衡內部勢力而妥協,還是……
就在謝豔玲心中忐忑之際,林鎮欽停止了敲擊桌麵,目光平靜地掃過全場,最後落在王副總身上,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定力:
“王副總顧慮的,是品牌資產的保值。這一點,謝組長在方案裡,已經有了充分的考量。”
他示意謝豔玲:“把你關於如何平衡‘傳承’與‘創新’的部分,再向王副總簡要說明一下。”
謝豔玲瞬間明白了他的意圖。他不是要直接壓製王副總,而是要給她機會,讓她用自己的專業和能力,去說服對方,去贏得應有的尊重。
她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緊張,再次站起身,目光堅定地看向王副總,語氣不卑不亢:
“王副總,您說得對,‘素心’的厚重與信賴是其核心資產,我們絕不會丟棄。我們的‘科技喚醒’理念,並非要顛覆傳統,恰恰是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揚。”
她調出PPT中精心準備的一頁,上麵清晰地展示了新舊品牌元素的融合路徑。
“我們計劃保留‘素心’經典的視覺符號和核心產品線,確保老客戶的認同感。同時,我們通過科技手段,比如AR互動、成分溯源係統、個性化肌膚測試等,讓古老的草本智慧以一種更直觀、更貼近現代年輕人生活方式的形式呈現出來。這不是背叛,而是賦能,是讓‘素心’的品牌資產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出更大的價值。”
她列舉了幾個國際老牌奢侈品通過類似方式成功實現品牌年輕化的案例,數據詳實,邏輯嚴密。
“至於經驗,”她頓了頓,迎上王副總審視的目光,坦然道,“我承認我的資曆尚淺,但我相信,判斷一個方案好壞的標準,不應僅僅是負責人的資曆,更應該是方案本身的前瞻性、可行性與潛在價值。我願意為這個方案的結果承擔全部責任。”
她的陳述清晰、有力,既尊重了前輩的顧慮,又堅定地捍衛了自己的觀點和專業判斷。
王副總看著她,眼神中的質疑似乎鬆動了一些,但並未完全消散。他沉吟著,沒有立刻表態。
這時,林鎮欽再次開口,一錘定音:
“市場在不斷變化,消費者也在迭代。固步自封,才是最大的風險。謝組長的方案,方向正確,思考周全。我看可以按這個方向推進。王副總經驗豐富,後續具體執行中,還請多把關。”
他既肯定了謝豔玲,也給了王副總台階和參與的權限,巧妙地平衡了局麵。
王副總見狀,知道大勢已定,也不再堅持,點了點頭:“既然林總決定了,我們市場部會全力配合。”
會議結束,謝豔玲感覺自己像是打了一場硬仗,後背已被冷汗浸濕。但更多的,是一種暢快淋漓的感覺。她不僅守住了自己的方案,更在高層麵前,憑實力贏得了認可,儘管這認可還帶著些許勉強。
人群散去後,林鎮欽走到她身邊,低聲說了一句:“應對得不錯。”
謝豔玲抬頭看他,在他深邃的眼底,她似乎看到了一絲幾不可查的……讚許,甚至是一點點類似於“與有榮焉”的微光。
那一刻,所有的緊張和疲憊仿佛都煙消雲散。她忽然覺得,之前所有的努力和掙紮,都是為了能夠像今天這樣,與他並肩而立,共同麵對風浪,並且贏得他的認可。
冰層之下,暗流洶湧。
她與他之間,那層看似堅固的寒冰,正在以一種不可逆轉的速度,悄然融化。而心底那份不受控製的情愫,也如同解凍的春水,愈發洶湧地衝刷著她的理智堤壩。
她知道,有些東西,已經徹底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