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吟秋低聲道:“主上,此次去往錦官城,是否不需要帶這麼多人?畢竟蜀道狹長,實在是不好通行。”
孟卿搖了搖頭。
“不,一定要帶他們去,不過要分衛兩支隊伍,一支前去支援尋找蜀地寶庫,一支跟隨我去錦官城。”
梁吟秋了然,“路途遙遠,殿下先上車吧。”
“嗯。”
孟卿看了眼這支千人隊伍,滿意地轉身回了車上。
玉京離錦官城極為遙遠,梁吟秋選擇的卻是褒斜道,先穿過眉縣,再沿著褒斜道一路向南到達漢中,往西去褒城,最後進入金牛道入蜀。
這條道對於他們這一支龐大的隊伍來說,算是最安全的道路了,要知道當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走的就是褒斜道,而他則西出祁山,取下街亭。
一路上走走停停,跨越不少山隘峽穀,總算達到了眉縣。
隊伍原地休息,這條道上不能再乘坐馬車了,必須要靠步行。
孟卿整個人暈頭轉向,第一次出這麼遠的門,難免開始水土不服。
梁吟秋上前來送水,“殿下,蜀地之凶險,是無法估量的,咱們這速度,怕是還要兩個月左右才能到達錦官城。”
“什麼?兩個月?”
孟卿整個人炸裂,此次出來本就打算四五個月就往返蜀地和玉京,沒想到這一去就要去這麼久。
天啊!什麼都考慮了,就是沒考慮人為因素!
她忍不可忍,“有沒有更短的道路,能夠快速通過,直達錦官城?”
梁吟秋認真解釋道:“從玉京到褒城隻有四條道,分彆是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我們這麼多人要走的是褒斜道,已經是最好走最快的路了。”
孟卿接過他的水壺,喝了幾口。
她望著烈日在空中懸掛,這樣熱的天氣,怎麼能支撐著她們到達錦官城呢。
“陳倉道?是韓信率軍北上關中的那個陳倉嗎?”
“正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陳倉就是這個陳倉道。”
梁吟秋都這麼說了,那必然這條陳倉是很難走的,況且早年征戰之時,軍隊進出蜀道,走的都是這條褒斜道,看來隻能妥協了。
靈予拿了一個帷帽給孟卿戴上,這樣的天氣,孟卿可不能曬黑了。
待隊伍休整之後,一行人又再度出發。
進入褒斜道,棧道極窄,一千多個人宛若一條長龍,在秦嶺中劃破天塹。
孟卿被梁吟秋牽著,保護著往前走,她甚至不敢往下看,下麵都是萬丈懸崖,一有行差踏錯,那將是深淵啊。
山高水遠,崖壁縱橫交錯,溪水潺潺流淌山間,樹林蔥鬱。
一眨眼已是半個多月以後,總算是來到了褒城。
孟卿不敢停歇,繼續往金牛道前行。
這一刻她才真正的明白李白詩裡的詩文。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啊!
翻越千山萬水,過劍門關、葭萌關、棉竹關才能抵達赫赫有名的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