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空生怕左小仙留在竹居無聊,便讓她與薑雲恪一同去三絕觀中,她出身書香門第,對於詩書應是感興趣。
不過左小仙心傷黯然,且與薑雲恪不熟悉,隻留在竹居。
傍晚時,薑雲恪方才回來,見小竹屋後麵,一陣香氣撲鼻,瞧見屋頂冒出縷縷青煙,猜想定是左小仙在燒菜了。
心想自己這幾年,有時候還要早早回來為師父燒菜做飯,這左小仙來了以後,今後終於不用做那主廚了,欣喜之餘,加快了腳步,走到屋前,三空正坐在竹桌旁自飲著酒,桌子上擺列著幾道菜。
左小仙從屋子中出來,手裡還端著一道菜,見到薑雲恪回來,隻看了他一眼,她看似心情有所好轉,放下菜後,又進屋多拿了一副碗筷,叫薑雲恪坐過去一起吃。
薑雲恪腹中空空,早已饑餓難耐,隻是聽玄清說起往事,一時忘記餓了一事。
此番見到左小仙做了一些新鮮菜,便覺食欲大開,拿起筷子便想大快朵頤一番。不過,卻被左小仙用筷子打住了,她眼神瞟了一眼一旁喝悶酒的三空。
薑雲恪常年見他隨心所欲,俗世之事難以乾擾心境,今日這番模樣,倒也少見,當即忍住饑餓,輕聲問三空:“師父,您心中可是有什麼難事?”左小仙也是注視著他。
三空飲了一口酒,嘖嘖兩下,目中已有憂鬱之色,看著薑雲恪,卻搖搖頭,道:“哪有什麼心事,活到這般年紀,該放下的已放下了,放不下的,也該開心的帶去黃土之下了。”
他說得雲淡風輕,看似看淡了一切,生死也不懼。隻不過,話中深意不勝淒涼,薑雲恪與左小仙年紀雖輕,可是身世卻是比常人要崎嶇許多,心境自然早熟幾步,聽他說完,兩小孩心頭都生出一股憂傷。
三空見兩後輩望著自己,他豪飲一口酒,枯槁蒼臉上露出笑容,眼角褶皺堆積,幾不見目,他朗聲笑道:“今日首次嘗到仙兒手藝,師伯甚是高興。”
他率先夾了一塊青蕨菜,入口細嚼,閉目回味,道:“嗯……鮮嫩爽口,不錯不錯,仙兒這般年紀便有如此廚藝,當真難得。可惜……”
他本想說:可惜再等那一念或者東離長卿來臨,或許日後再也吃不到了。壓住後話,他見薑雲恪與左小仙還沒有動手之意,又開口道:“瞧你們兩個小鬼的臉色比我這老頭子的更加醜陋,再不恢複正常,我胃口也沒了。”
薑雲恪與左小仙這才開始動筷子,隻不過是食之無味。
飯食過後,輕雲漫遊遮空,竹林被淡淡月華覆蓋,整座青城山也是蒙蒙一片,而竹屋下三空坐在一旁指點左小仙練刀。
薑雲恪不習武,看得無聊,於是悻悻地向左邊小道走去,來到竹林邊緣的澗水潭邊,用小葫蘆裝起澗水,喝了一口,隻是與平時喝的水清涼一般,嘗不出任何稀特奇味。
薑雲恪在一塊凹凸堅硬的青石上坐了下來,其時林鳥棲息,萬籟清靜。不過仰頭入目的清月懸頂之景,入耳的是清泠澗水激石之聲,心中又想起自己身世可憐,便自怨自艾起來。
自小隨師父生活在青城山,心性也淡然了,對於外界也不向往。可是今晚見師父目中含愁,且年事已高,估摸幾年過後便要落幕歸土,到時自己何去何從?
倘若哪一日,玄清與一清小道士離開三絕觀,這偌大的青城山便隻剩下自己一個人了,到時真落得個無親無友的清冷下場。
思及於此,竟有種被舉世遺棄的孤獨感,心中一陣酸楚,眼淚順著眼角便流了出來。
薑雲恪本想平躺片刻,平緩一下心緒,怎奈青石過於僵硬崎嶇。他把葫蘆裡的水全部倒出,手捧潭水清洗一下臉,可不想讓左小仙看到他哭過的樣子,不然不知道又被怎麼譏諷。
潭水冰涼,洗完臉清醒了許多,用衣襟擦乾水漬後,就起身回去了。
離開潭水邊後,距離小竹屋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薑雲恪碰到一個身材魁梧的漢子正緩步上山,他好奇的想這夜晚時分,除了自己這般無事可做的無聊之人會在山野深林中閒懶散步之外,居然還有人夜裡趕路。
他湊上前去,問:“大叔,你可是要去山上的觀中嗎?”
那人身型高壯,負手而行,灰衫於步子跨動間微微飄曳而動,甚是沉穩,自有一派大宗師之風範,隻不過薑雲恪年幼無知,隻道他是一位趕路大叔。
那人聽到薑雲恪詢問,既不回頭,也不回應他,跨著步子緩行向前,腳踏地麵,也不聽見有殘朽脆葉的碎裂之聲,足見此人功力深厚難測。
薑雲恪見他不回答自己,好生無禮,便想加快腳步走到他的前麵去,可是那人的步伐實在詭異,看似緩步而行,自己如何加速也和他始終保持著一段距離,既不推長也不縮短,薑雲恪心頭一陣疑惑,之後直接提力奔跑追趕起來。
竹林中月影淡薄,薑雲恪始終追不上前麵那人,於是頹喪起來,也不再追趕。
拔開酒葫蘆塞子,卻忘記了裡麵的水早已倒完,又塞緊塞子,將酒葫蘆係於腰間。同時,前麵那人也停下了腳步,並且轉過身來,朦朧月光下看不清容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看著氣喘籲籲的薑雲恪,忽然笑出聲,薑雲恪問道:“你這人都這把年紀了,晚輩向你問候,卻也不答應一聲,實在沒有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