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首周銷量出爐。
五十萬!
打破今年年度首周記錄!
這本書也受到眾多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的交口稱讚,洋蔥評分不降反增,已達9.2分。
而故淵的賬號粉絲也突破了百萬,收獲了一大批支持者。
這群人既折於《你的名字》中蘊含的情感,也被他時不時冒出的金句所折服。
文壇對於這位異軍突起、出道即巔峰的作家持包容態度。
然而,一個人除外。
墨塵看著自己賬號下不斷冒出來的調侃評論,臉色發沉。
“慕名前來,我行我上哈哈。”
“墨塵老師快來謝謝故淵,最近你的《時之沙》銷量是不是提高了?”
“哈哈哈,殺人誅心。”
“你們彆笑,我真被忽悠著買了。彆說,墊桌角正合適。”
雖然墨塵自出道以來就不受大眾歡迎,他早已習慣網友對自己的冷嘲熱諷。
但他接受不了一個寫暢銷書的新人作家踩著自己上位。
於是,在長江出版社宣布《你的名字》首周銷量破50萬的當晚,一篇來自墨塵的文章再次引發熱議。
【《喧囂過後,文學終將回歸寂靜》】
【祝賀某位新人作家取得驚人的銷售成績,這再次證明了市場力量的強大。】
【文學的價值向來多元,既有供人茶餘飯後消遣的快餐,也有需要靜心品味的盛宴。】
【前者負責滿足大眾,後者負責探索邊界。各有其道,無需比較。】
【然而,作為一位始終對文學本身抱有敬畏之心的作者,我亦不免產生一絲隱憂。】
【當銷量成為衡量作品價值的唯一顯性標尺,當“好看”、“好哭”成為最高讚譽,我們是否正集體無意識地,將文學推向一條日益狹窄的“取悅”之路?】
【當所有創作者都奔向那條最喧囂、最暢銷的道路時,誰又來守護文學那扇幽深的後門呢?】
首先響應的自然是墨塵的粉絲,這些天他們可謂是孤立無援,麵對路人的嘲笑偏偏還沒有辦法也沒有理由去反駁。
如今墨塵終於發聲,他們也有了主心骨,開始四處出擊。
“看到沒!墨大根本不屑和他比!”
“賣了50萬本又怎樣?不過是商業流水線上的產品罷了,有本事也拿個‘金筆墨獎’啊!”
“我們墨大守護的是文學的嚴肅性,某人寫的是什麼東西,高中生談戀愛罷了。”
然而這些人不過是跳梁小醜,徒增笑耳罷了。
因為墨塵的這篇文章卻成功地再次觸發眾怒。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要我說這個平頭哥的稱號還是給墨塵老師吧,懟天懟地懟空氣啊!”
“人民喜聞樂見,你不喜歡,你算老幾?”
“酸味要溢出屏幕了……”
“你又代表上文學了?”
“墨老師,彆守護後門了,要不您也‘上’一個?寫本暢銷書給我們看看唄?”
“又拿金筆墨獎來說事了,一群關起門來孤芳自賞評出來的獎也就你們天天掛在嘴邊。”
在這場聲討墨塵的盛宴中,眾多作家或評論家也是紛紛發文。
“把故事講好,把情感寫透,本身就是一種至高的文學性。某些人是不是對‘文學’有什麼誤解?”
蘇木雅:“@墨塵,‘好看’、‘好哭’這類讀者最直觀的感受,怎麼就成了一種膚淺的評價標準了?你又憑什麼貶低喜愛這類書的讀者審美?#你的名字#”
她在懟墨塵的同時還沒忘了帶上《你的名字》的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