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或許打破常規,或許多重折射,旨在探尋記憶、人性與真實的複雜維度。】
【……】
看著大賽宣言,顧遠明白了。
簡單來說,彆的競賽比的是故事好不好,這個競賽要在這個基礎上,還要比一下故事怎麼講才夠好。
葉冰提點了幾句:“彆的比賽是讓你好好講故事,這個比賽是讓你變著花樣玩故事。”
“它不看你文筆多優美,就看你講故事的方法夠不夠新,夠不夠絕。”
“規則就是沒有固定規則。”
“隻要你能讓評委覺得‘臥槽,故事還能這麼講?’,你就贏了。”
“這是真正神仙打架的地方。”
顧遠點點頭,表示認可。
看著葉冰沒有了下文,他又接著閱讀起初賽的要求。
【初賽核心意象:邊界】
【請圍繞“邊界”這一核心意象,創作一篇短篇小說。】
【邊界,可以是城牆、國界、一條河,也可以是規則、禁忌、認知的極限,或是人與人之間那道無形的牆。】
【我們期待你講述一個關於“觀察、挑戰或跨越”邊界的故事。】
【我們鼓勵你探索非典型的敘事角度。】
【你可以從任何你認為能賦予故事獨特生命的觀察點來展開你的故事,從而讓“邊界”呈現出獨特的麵貌。】
【要求:字數5000字以內,題材不限。】
【期待你為我們打開一扇觀看世界的新窗口。】
“真正的考驗,開始了。加油吧少年。”葉冰鼓勵道。
顧遠揚了揚手中的文件:“需要我把這個通知全班嗎,冰哥?”
“當然,而且要讓他們踴躍報名,畢竟重在參與嘛。”
葉冰點了點頭。
顧遠走出辦公室,隨手帶上門後,開始考慮可以寫什麼文章。
這一次的要求可以稱得上是相當寬泛了,顧遠完全可以從前世的經典作品中拿出一篇。
關鍵是哪一篇?
顧遠仔細思考著競賽要求,首先最核心的肯定是敘事手法要獨特,不能平鋪直敘。
其次文章中要有符合“邊界”這一意象的內容。
符合要求的有很多,但顧遠這次想寫點不一樣的。
在哪不一樣呢?那就在體裁上來點新意吧。
既然如此,那顧遠知道該寫什麼文章了。
雖然那篇文章被大眾廣為熟知的原因的並不是其敘事手法或敘事角度,而是寓意深刻。
但不可否認它的敘事藝術完全可以堪稱精妙絕倫。
故事雖然采用的是第三人稱全知視角,但通過不斷切換不同人物的有限視角,構建了一個共謀的謊言。
在這裡需要澄清一個大眾的認知誤區。
全知視角的“全知”是能力,不是義務。
很多人誤以為第三人稱全知視角必須事無巨細地暴露所有真相。
但實際上,全知視角的核心是敘事者擁有知曉一切的能力,而非必須把一切都告訴讀者。
而出現這種誤區的原因,就是將全知視角和平鋪直敘的寫法搞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