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輯哈哈一笑:“這叫說話的藝術,不說了,祝你複賽順利。”
“也祝你複賽順利。”顧遠掛斷了電話。
今天是9月27日,顧遠即將和陳不歲老師前往奉京,參加“敘事迷宮”競賽的複賽。
……
第二天。
顧遠和陳不歲老師來到競賽場地。
顧遠已經經曆過好幾次這種場合,算得上身經百戰,麵對這種場合顯得遊刃有餘。
然而一旁的陳不歲老師卻是明顯帶著新奇。
“這是我第一次以帶隊老師的身份來到複賽場地。”
陳不歲老師感慨了一句。
“沒事老師,跟著我混,到時候決賽也帶你去見識見識。”
顧遠開了個玩笑。
“得了吧,決賽我可爭不過你冰哥。”陳不歲老師翻了個白眼,“我也樂得清靜,正好還能成人之美,不耽誤人家小情侶見麵。”
……
同樣的流程,同樣的賽前宣言,同樣的指導教師有序退場。
當顧遠坐在酒店房間內,又找回了曾經參加科幻文學競賽複賽寫出《閃光的生命》的感覺。
當時也是在奉京市,也是在這個酒店,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不是在同一個房間。
顧遠瀏覽起複賽的要求。
【複賽核心意象:幻影】
【請圍繞“幻影”這一核心意象,創作一篇短篇小說。】
【幻影,可以是海市蜃樓,也可以是執念的投射。它或許是自我欺騙下精心維持的假象,又或許是記憶深處一則不斷美化的童話。】
【我們期待你用獨特的敘事藝術講述一個關於“期待、等待與幻滅”的故事,探討當幻影照進現實時,人心的抉擇與回響。】
【字數不限,題材不限。】
【實時倒計時:47:59:59】
“好像挺長時間沒有寫這種給定意象的參賽作品了……”
“恍如隔世啊……”
顧遠結束感慨,開始在記憶中搜尋可以用哪篇文章。
片刻,一個曾入選教科書的文章浮現在他的腦海中。
《我的叔叔於勒》
該文章講述的是菲利普一家生活拮據,卻始終期盼著海外的弟弟於勒能發財歸來,以改善家境。
父親菲利普常拿出於勒寄來的致富信向人炫耀,將其視為全家的希望。
一次全家去哲爾賽島旅行,他們在船上意外遇見了賣牡蠣的於勒,發現他不僅沒發財,反而窮困潦倒。
菲利普夫婦的態度瞬間反轉,從之前的熱切期盼變成厭惡與恐懼,生怕被於勒認出來拖累自己。
不僅躲開他,還催促孩子趕緊離開,最後甚至改乘其他船隻返程,徹底與於勒劃清界限。
這是短篇小說巨匠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
該作堪稱其“以小見大”批判現實主義風格的典範。
而這其中的情節,更是和複賽的要求“幻影”完美對上。
於勒在菲利普一家口中和心目中,就是一個由信件和謊言構築的財富的幻影。
全家人對他的期待、長達十年的等待,以及在船上相遇後的徹底幻滅,都完全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