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的深城。
到處都湧動著商機與國人的“下海”潮。
【燕京有色金屬研究院】主任金福生自然也在這一批人的行列裡。
1993年,彼時27歲的金福生實在是受不了體製內的條條框框與一眼就能望到頭的日子,最終選擇了從體製內辭去所有人都覺得向往的鐵飯碗,並遠赴深城,成立了【比威力電子製造】,瞄準了當初的通信設備的【大哥大】領域裡的【電池】。
事實證明,他的想法並沒有錯。
創業初期,依托著【研究院】提供的技術與人才,確定了以鎳鎘電池為主的研究方向,很快便依靠低成本優勢快速崛起,於1997年底,【比威力電子】年銷售破億,成為那一年最有前途的中型企業之一。
蓬勃發展的【比威力電子科技】並沒有讓金福生陷入滿足,反而很快便看到了電池行業的天花板。
在某天晚上,坐在辦公室裡,看著下方的一輛輛汽車,這麼一坐,就是三個小時。
第二天,他在無數人質疑、或是反對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地開始拓展了第二個項目,汽車領域。
當時,毫無疑問,這是【比威力科技】最令人震驚的決定。
但……
作為一個絕對的領導者,金福生毅然決然地開始斥巨資投入了造車領域……
………………………………
“曾總,你好。”
“金總,你好,沒想到,你也來了……”
“……”
窗外。
曆經了寒冬的枯木,生出了幾分嫩綠。
一輪暖陽透過窗戶,照進了會議室裡。
【蘋果】的會議室並不算寬敞。
金福生坐在會議室裡,看著【德寧時代】的老板曾強。
這些年,在華夏自主品牌的電池領域裡,【比威力科技】與【德寧時代】占據著接近70%左右的江山。
其中【比威力電池】占據21%、【德寧時代】占據著46%。
雙方都是電池領域的王者,但雙方的領域各不相同,【比威力】未來主攻領域是磷酸鐵鋰、而【德寧時代】則是三元鋰電池。
這些年,雙方從手機時代開始廝殺,從最初為【大哥大】供貨廝殺到了【摩托羅拉】、【諾基亞】等品牌……
現在雙方又將注意力瞄向了汽車行業。
華夏的新能源汽車領域,所有人都知道,這是蓬勃發展的領域,誰能真正意義上吃下這條賽道裡的大蛋糕,誰就能在五年、甚至是十年後,成為真正意義上大品牌……
會議室裡。
兩人短暫地握了握手。
“張總的那封【內部信】很感染人……”
“是啊,金總,接下來,我們彼此之間,是否要一致對外?”
“我們什麼時候內鬥過?這十多年時間,我們雖是對手,但也互相進步,互相督促,更是朋友……”
“哈哈哈……”
市場殺得天昏地暗,雙方大大小小的各種明爭暗鬥打了十多年,但金福生和曾強此時此刻,卻笑得爽。
旁邊……
作為山寨機拚裝起家的馬洪波,此時此刻也在賠笑。
此前,他從未想過,自己這個的山寨機,居然有一天,能接觸到金福生與曾強這種層次的領導者,更想不到,此時此刻,他們和自己坐在一起,即將聊接下來的項目合作。
不管接下來什麼合作,更不管接下來的合作,到底會如何……
馬洪波很清楚地明白,【蘋果手機】已經正式往前走一步了。
“我們的經曆很像!”
“啊?”
馬洪波正在腦海中不斷地浮現出自己接下來應該做什麼事的時候,金福生轉過頭,笑著看著馬洪波。
“從05到11年,我們【比威力汽車】的外觀,始終都是和其他的國產車一樣,都是停留在借鑒與模仿,我們借鑒R係車,R係車借鑒老美……你們【蘋果】剛成立的時候,我當時看到你們完整的蘋果商標後的第一感覺,就是借鑒iPhone……當然,不止是你們【蘋果】手機,2011年幾乎能賣到銷量的山寨手機,幾乎都是借鑒iPhone那一撥熱潮……”
馬洪波張了張嘴,臉略微有些滾燙,想說句話,但許久以後,卻什麼都說不出來。
“這些年,我們【比威力】始終都處於借鑒階段,我很清楚得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過去的一年時間裡,我始終在思索,我們的【比威力】到底應該朝哪個方向發力……我們團隊去國外調研了很多次,我們也經曆了一段跟你差不多的狀況,我們去過【特拉斯汽車】工廠參觀,參觀完了以後,我們提出合作,我們為【特拉斯】汽車當代工廠,甚至我親自跟特斯拉的馬克聊,我覺得,我們可以共同研發一款新能源汽車,但……”當回憶去年的一幕,金福生依舊感受到了一股被羞辱感。
馬克突如其來的那一聲笑容,仿佛一根針一般,狠狠地刺在了他的心中。
那一刻,金福生意識到,他們引以為傲的技術,引以為傲的,華夏銷量排進前五的【比威力汽車】在馬克的眼裡,永遠都是一個隻會靠借鑒、模仿的低端加工廠。
從【特拉斯汽車】回來以後金福生有些灰心喪氣,但不甘心的情緒,始終都在他的心中縈繞著。
直到,那一年的【第四屆世界環保大會】……
他們團隊偶然間經過【宏威MINI】的展廳,看到了一個年輕人激動迸發的身影。
此後,那個年輕人的身影,便一直烙印在他心中……
他看著【宏威MINI】在過去的2011年,銷量突破30萬輛,【宏威風行】銷量突破23萬輛……
僅僅半年時間,就已經衝擊著他們近一年的量!
後來,他們【比威力汽車】團隊分彆拆開了【宏威MINI】與【宏威風行】,所有人都覺得【宏威MINI】是【老頭樂】的升級版,除了四個輪子的改革以外,其餘技術依舊很落後,而所謂的【宏威風行】技術含量更低,就是沿用一些過時的造車技術,最終拚湊成整車,質量問題倒不大,但像極了他們曾經剛開始涉獵【汽車領域】裡,交付出來的東西,完全就是靠著張勝那一張嘴皮子賣出來的東西。
金福生到現在都記得,那一天的會議室,幾乎參與拆卸的【比威力】所有技術人員,都在高處嘲笑著【宏威汽車】,優越感十足。
那一聲聲笑容,卻越發得刺耳,儼然回到了他們踏上【特拉斯公司】,見到馬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