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金狀元“酒樓前已是人聲鼎沸。一張醒目的朱紅告示貼在酒樓大門左側,墨跡淋漓:
“敬告四方豪傑:
金狀元酒樓特設"酒神擂台賽",以秘釀"五糧液"為試。
凡半個時辰內飲滿二斤者,贈五糧液一壇;
飲滿三斤者,贈酒一壇,另賞白銀一兩,獲月賽資格。
月賽獲得頭名賞銀百兩,次席五十兩,三甲二十兩。並獲得年終參加年度“酒神”比賽資格。
年度狀元,封為“五糧液酒神”——贈酒十壇,獎銀500兩。……
告示前圍觀的百姓越來越多,議論聲此起彼伏。
“喝二斤就送一壇?這五糧液一壇少說也值一百文銀!“
“喝三斤,還能得月賽資格,爭那百兩賞銀!俺在碼頭上扛一天包才掙幾個大子兒!“
“同去同去!俺平日裡喝那黃酒,三五斤不在話下!“,金狀元門前立馬為了水泄不通,排隊比賽的人群更是排起了長龍。鄆哥一邊阻止秩序,一邊清點人數,並告知比賽的規則和程序。等待的人群躍躍欲試。
辰時·開擂
吉時已到,“嘡,嘡,嘡”三聲鑼響後。金海身著簇新的靛藍長衫,緩步登上擂台。他目光掃過台下黑壓壓的人群,朗聲道:
“諸位鄉親父老,今日"酒神擂台賽"開擂,承蒙各位賞臉。武某在此立誓,這擂台賽公平公正,絕無虛假!“
說罷,他親手拍開一壇五糧液的泥封。頓時,一股濃鬱的酒香彌漫開來,那香氣醇厚中帶著甘甜,竟讓前排的人都忍不住深吸一口氣。
“好香的酒!“一個老酒客驚歎道,“這香氣,比王記的"陽穀板燒"強出十倍不止!“
金海微微一笑,示意鄆哥開始。二十個夥計抬著十張八仙桌在擂台上一字排開,每張桌前擺著一個兩斤裝的酒壇和一個青花海碗。
“第一組二十人,請上台!“鄆哥高聲喊道。
但見二十條漢子魚貫上台,有粗布短打的腳夫,有身著綢衫的商賈,甚至還有個背著書箱的秀才。
“開始!“
令下,眾人紛紛拍開泥封。那個黑臉力工最是心急,抱起酒壇就往海碗裡倒,仰頭就灌。誰知酒剛入口,他就瞪圓了眼睛,劇烈地咳嗽起來。
“這酒......這酒怎地這般烈!“他喘著粗氣,滿臉通紅。
旁邊一個瘦高個笑道:“張老三,你這就不行了?看我的!“說著也倒了一碗,可才喝了一半,就感覺一股熱流直衝頭頂,腳下已經開始發飄。
台下哄笑聲四起。這時,一個沉穩的聲音響起:“諸位,這酒須得小口慢飲,細細品味。“
說話的是個中年文士,他優雅地端起酒碗,先觀其色,再聞其香,最後才小酌一口,閉目回味。“好酒!醇厚綿長,餘味無窮!“
可即便是他,在喝到一斤半時,也不得不放下酒碗,搖頭歎道:“酒雖好,奈何力有不逮啊!“
第一組二十人,最終隻有三人喝滿二斤。那個黑臉漢子張老三隻喝了一斤三兩,隻得掏錢結賬,嘴裡還嘟囔著:“明日俺還來!定要喝滿二斤!“
巳時·奇人
日上三竿,擂台前已經排起兩條長龍。這時,一個特彆的挑戰者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那是個白發蒼蒼的老者,在孫女的攙扶下顫巍巍地走上擂台。老者約莫七十多歲,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青布長衫,雖然瘦弱,眼神卻格外清明。
“老丈,這酒性烈,您......“鄆哥正要勸阻,卻被老者擺手打斷。
“老朽今年七十有六,品過的酒比你們喝過的水還多。“老者緩緩端起酒碗,並不急著喝,而是先觀其色,再輕輕晃動,細聞酒香。
“嗯......“老者閉目品味,“糧香濃鬱,曲香純正,窖香優雅......“他突然睜開眼,眼中放出異彩,“這酒......竟讓老朽想起了三十年前在京城嘗過的禦酒!“
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老者小口啜飲,每一口都在口中細細品味。一斤酒下肚,他麵色如常,竟還要再飲。
“爺爺!“一旁的孫女急忙勸阻。
“無妨。“老者笑道,“這般好酒,便是醉倒也值了!“
最終,老者喝下一斤半,雖然未能達到二斤的標準,卻贏得滿堂彩。金海親自上前,贈了老者一壇酒:“老丈真乃知音人,這酒就當是晚輩的一點心意。“
老者接過酒壇,正色道:“武掌櫃,此酒必能名揚天下!“
午時·豪傑
正午時分,擂台前來了幾個特彆的人物。為首的是個虯髯大漢,身著勁裝,腰佩長刀,一看就是江湖人士。他身後跟著四五個同樣打扮的漢子,個個虎背熊腰。
“某家周通,特來領教!“聲若洪鐘,震得酒碗嗡嗡作響。
周通大步上台,並不用碗,直接抱起酒壇:“某家行走江湖,向來是用壇喝酒!“
說罷,他仰頭便飲。但見喉結滾動,酒水順著虯髯流淌,浸濕了衣襟。一壇酒轉眼見底,他麵不改色,又拍開第二壇。
“好!“台下喝彩聲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