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二人正在商議,潘金蓮也聞訊趕來。聽說武鬆要去東京,她頓時花容失色:“二叔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回來?我擔心王霸他們趁機前來鬨事,而且昨日那個公子顯然不懷好意。“
金海安慰道:“娘子不必擔心,我已經想好了對策。倒是二弟...“他轉向武鬆,“你路上一定要多加小心。我總覺得,他們支開你不僅僅是為了對付我們,恐怕還想在路上對你下手。“
武鬆重重一拍胸膛:“兄長、嫂嫂放心,我武鬆行走江湖多年,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倒是你們留在陽穀縣,更要小心提防。“
精心準備
當日下午,金海便開始著手準備。他先找來孫老把頭,吩咐道:“從今日起,酒坊和酒樓都要加強戒備。晚上要多安排人手值夜,特彆是後院,一定要嚴加看守。“
孫老把頭領命而去。金海又喚來鄆哥:“你去通知各位加盟店的掌櫃,就說最近可能有歹人作亂,要他們多加小心。特彆是清河縣的周掌櫃,讓他務必加強客棧的巡查。“
潘金蓮也在忙著為武鬆準備行裝。她細心地將武鬆的衣物一件件整理好,又準備了許多乾糧和藥品。
“二叔,這些金瘡藥你帶著,路上若是受傷也好應急。“潘金蓮將一個小包裹遞給武鬆,眼中滿是擔憂。
武鬆感動地接過包裹:“多謝嫂嫂費心。“
金海取出一個錢袋塞給武鬆:“這些盤纏你帶著,路上不要虧待了自己。到了東京,若是遇到什麼困難,就去醉仙樓找李大掌櫃,他應該會幫忙。“
武鬆推辭道:“兄長,我用不了這麼多...“
“拿著!“金海堅持道,“出門在外,多帶些銀錢總是好的。記住,凡事不要逞強,安全第一。“
離彆時刻
第三天清晨,武鬆帶著一隊衙役,押運著三輛大車的貨物,準備啟程前往東京。金海和潘金蓮早早來到城門口相送。
朝陽初升,將整個陽穀縣城染成了一片金色。城門口人來人往,很是熱鬨。武鬆身穿公服,腰佩長刀,顯得威風凜凜。
“二弟,路上一定要小心。“金海再次叮囑,“若是遇到什麼不對勁,不要硬拚,保全性命最重要。“
武鬆點頭:“兄長放心,我記住了。“
潘金蓮將一個護身符遞給武鬆:“二叔,這是我昨日去城隍廟求的護身符,你帶在身上,保佑你一路平安。“
武鬆鄭重地接過護身符,放入懷中:“多謝嫂嫂。“
這時,趙縣令也帶著師爺前來送行。見到金海,趙縣令神色有些尷尬:“武掌櫃也來送行啊。“
金海淡淡一笑:“舍弟遠行,自然要來相送。還要多謝大人這些時日對舍弟的照顧。“
趙縣令乾笑兩聲:“武都頭能力出眾,是本官的得力助手。此次護送太尉府的貨物,也是因為看重他的能力。“
金海意味深長地說:“希望如此。“
武鬆翻身上馬,向眾人抱拳:“兄長、嫂嫂、大人,武鬆這就出發了。諸位保重!“
說著,他調轉馬頭,帶著車隊緩緩駛出城門。金海和潘金蓮站在城樓上,目送著車隊漸行漸遠,直到消失在官道的儘頭。
暗流湧動
就在武鬆離開的同時,西門府內卻是另一番景象。
高衙內得意地搖著折扇:“武鬆這一走,少說也要一個多月才能回來。這段時間,足夠我們做很多事了。“
西門慶陰險地笑道:“衙內說得是。不過那武大郎也不是省油的燈,而且金狀元人多眼雜,我們還得想辦法將他們釣出來,才好行事“
王霸獻計道:“依我看,不如先找機會試探試探。看看武大郎到底有什麼底牌。“
陸虞侯沉吟道:“屬下覺得,可以從"金狀元"的生意入手。隻要讓他的酒樓開不下去,還怕他不就範?“
高衙內擺擺手:“不必這麼麻煩。本衙內已經想好了,明日就去"金狀元",看他武大郎能奈我何!“
西門慶連忙勸道:“衙內不可操之過急。那武大郎現在必定有所防備,我們應該一邊對付武鬆一邊再收拾武大郎“
而此時的金海,已經回到了“金狀元“酒樓。他站在二樓的窗前,望著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思緒萬千。
武鬆的突然離開,無疑讓他們的處境變得更加危險。但他金海從來就不是坐以待斃的人。既然敵人已經出招,他自然要接招。
“孫老,“他喚來孫老把頭,“從今日起,酒樓限量供應五糧液。對外就說原料不足,需要時間準備。“
孫老把頭疑惑地問:“掌櫃的,這是為何?現在正是生意好的時候啊。“
金海意味深長地笑了笑:“物以稀為貴。而且...我自有打算。“
他又對鄆哥吩咐:“你去準備一下,明日我要去拜訪張知縣。“
鄆哥領命而去。金海又對潘金蓮說:“金蓮,這些時日你儘量不要外出。若是非要出門,一定要多帶幾個夥計。“
潘金蓮擔憂地問:“官人,我們真的能應付得來嗎?“
金海握住她的手,目光堅定:“放心,我既然能白手起家創下這份基業,自然也能守住它。西門慶想要動我們,不是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