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中將的安排高效且體貼得令人發指。
李維的“特彆戰略顧問”頭銜聽起來高大上,實則沒有任何強製性的日常工作。
他的軍銜被定為上尉,掛靠在後勤部下屬一個極其清閒的部門——檔案資料數字化推進辦公室(一個成立三年,僅完成0.3%檔案數字化,幾乎被所有人遺忘的養老部門)。
他的工作內容,理論上包括“監督數字化進程”和“確保檔案電子化過程中的信息安全”。
實際上,就是每天去那個隻有他一個人的、堆滿了老舊紙質檔案的倉庫角落報個到(甚至這一步也經常被他省略),然後就可以自由活動——通常是指回宿舍睡覺,或者去食堂等待開飯。
他對這個安排滿意得不能再滿意。
不用訓練,不用出操,不用麵對赤犬那張仿佛誰都欠他幾億貝利的嚴肅臉(雖然他還沒見過),甚至不用和太多人打交道。
他的生活節奏迅速固定下來:
日上三竿自然醒,賴床到餓。
呼叫勤務兵送餐(或者極其偶爾地,慢吞吞挪去食堂)。
吃飯。
回宿舍或找個陽光好的角落發呆、打盹。
吃下一頓。
繼續發呆、打盹。
睡覺。
如此循環,周而複始。他將“混吃等死”的海軍生涯踐行得淋漓儘致。
幾天下來,本部大樓裡漸漸流傳起一個關於“鶴中將帶來的睡美人”的傳言,據說此人懶得出奇,卻能讓人莫名其妙犯困。
不過,大多數人都隻當是個笑話,畢竟在本部,怪人多了去了。
這天下午,李維從一場關於無限量烤肉的自助美夢中悠悠轉醒。
腹中的空虛感提醒他,午睡時間結束,下午茶(或者說,提前的晚餐)時間到了。
“嗯……有點想吃甜的……”
他迷迷糊糊地想著,惰性思維開始運轉。
呼叫鈴就在手邊,但今天,他突然對昨天勤務兵送來的、有點融化的冰淇淋感到一絲不滿。
“甜品……還是現拿的好吃……”
這個念頭對於他來說,已經算是極其“勤快”和“挑剔”了。
經過一番短暫而激烈的內心掙紮(消耗了今日份的大部分能量),他決定——親自去一趟食堂甜品區!
當然,這個“親自”意味著他花了整整二十分鐘才從床上蠕動起來,又花了十分鐘慢吞吞地穿上外套(扣子懶得扣全),再以每分鐘五米的速度向食堂“挪”去。
海軍本部的食堂巨大無比,即使在非正餐時間也供應著大量的點心和飲品。
李維憑借著對食物氣息的本能感應,無視了沿途所有好奇、詫異或者憋笑的目光,夢遊般晃進了甜品區。
他的目光瞬間鎖定在了冷藏櫃裡最後一塊——看起來無比誘人、顫巍巍、淋著琥珀色焦糖的——牛奶布丁!
那光滑的表麵,那Q彈的質感,仿佛在對他發出神聖的召喚。
與此同時,另一隻戴著白色手套的手,也從斜側方伸出,以一種同樣不緊不慢、略顯慵懶的速度,伸向了同一塊布丁。
兩隻手,幾乎在同一時間,停在了布丁的上方。
李維緩緩地、極其緩慢地抬起頭,看向手的主人。
對方也以近乎同步的慢速度,微微側頭看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