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渡之後,我軍到達紮西,可敵人也很快圍了上來,在紮西周圍形成了新的包圍圈。川軍堵住北麵的長江,雲南滇軍封鎖西麵的金沙江,南麵東南麵的滇軍以及薛嶽部隊正層層逼近,黔軍固守東麵的赤水河一線,何去何從必須早做決斷,於是我們想出了一個應對策略,五軍團和九軍團分彆佯攻南邊的鎮雄與彝良,調動金沙江的滇軍前來救援,而我主力一三軍團則趁虛突破橫江防線,打開西進金沙江的道路,可敵人沒有上鉤,事情又回到了原點。】
【國軍發布新的進攻命令,北麵川軍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固守長江防線,另一部分由北向南攻擊,西麵的滇軍繼續固守金沙江的橫江防線,畢節的滇軍主力則由南向北攻擊,薛嶽的三個師由東南方向開進,黔軍固守東邊的土城赤水河,意在四麵合圍擊潰我軍,包圍圈越來越小,到了下最後決心的時刻了。我軍分析北麵的川軍布置密不透風,西麵滇軍龜縮不出,南麵東南麵則是敵人的重兵集團,這幾個方向都不是好的選擇,於是李德勝爺爺果斷決策,揮師東進,再渡赤水河,重回遵義。】
唐李世民
“這是二渡了”。
“真的回遵義了”,之前說回遵義的將領有些不敢相信。
“這是唯一的路吧,其他麵沒法打,這邊還能趁著敵軍鬆懈打個回馬槍”。
“他們在這種壓力下,還能分兵佯攻,太厲害了”。
“是啊,我都不太敢,這要是兵的質量差一點,怕是派出去就散了混對麵去了”。
一群將領聊的熱火朝天,程咬金問道:“那回遵義後呢,屆時西麵有追兵,北麵長江,南邊及東有烏江守衛,又回到原點了”。
“下一步打金沙?”
“不可,遵義到金沙看似是條通道,可兩邊河流有守軍容易被夾擊,而且再往西又回到紮西那一片了,難道打完又回去,這也太冒險了”李世民敏銳的指出問題,反對那名將領打金沙的想法。
“而且打金沙也不會再跑去渡赤水了”。
“我覺得更應該想明白為什麼要第三次渡河,這才是重點,要思考三渡的目的,不然為了三渡去跑一遍,那不是再挑釁敵軍嗎”見他們一直思考過河,李世民趕忙糾正,難怪藥師不敢看,看完容易被限製思路,雖然他們看沒看都很限製都想不出來.....
“是啊,第三次渡&又是為何呢?有什麼目的呢”
【因為防守土城一線的黔軍,其實早先已經被我們打殘了,戰鬥力並不強。而在遵義的王家烈此時兵力分散,在遵義、婁山關、桐梓一線隻有大概六個團的兵力,可能你會問王家烈怎麼就剩這麼點人了,那這個你得去問某個優勢在我的家夥了。而且最重要的一點,黔軍萬萬想不到我們會殺一個回馬槍,他們在心理上是處於麻痹放鬆的狀態,而事實上呢,此時王家烈正在忙著給他老母親作壽呢。】
“這家夥可真是‘好人’啊”。
“又開始收拾自己人了”。
“我感覺他會因為這是遭報應”。
“這肯定啊,我就看著”。
【計劃已定,九軍團偽裝主力在紮西大肆活動,造成了我大軍還在紮西的假象,三軍團主力在左,由二郎灘渡口過河,我核心縱隊及一軍團主力居中,由太平渡過河,五軍團在右,九軍團完成任務後緊急跟進,守衛赤水河的黔軍果然毫無準備,一觸擊潰,我軍占領土城,順利渡過赤水河。國軍方麵大吃一驚,但馬上分析,判斷我們這次準備去湘西找二、六軍團,於是微操達人馬上做出新的部署,北麵川軍主力沿著長江東移,再次防守入川要道,郭勳祺三個旅兼程往土城快速前進,攻擊我軍側後,同時命令滇軍三個旅由紮西東進,滇軍說好的,然後就派出了一個團。】
“哦吼,現世報”。
“就說嘛,現在就開始這樣了,隻會隻會更慘”。
“哈哈,甚是期待啊”。
明朱棣
“這些軍閥和諸侯一個德性”,朱棣不屑地笑了笑。
“是啊,諸侯還是得慢慢削弱,不然有事時是真敢對著乾”,朱高枳自然明白諸侯的弊端,一直積極推行了削藩政策。
“嗯,你做的很好,也彆一下搞太狠了,那種蠢事咱不乾,慢慢來,先搞點錢造槍炮”。
“......是”。
“就是不知道後世軍隊人數怎麼劃分的,雖然知道他們陽奉陰違,就是不知道具體人數”,朱棣看著沙盤解說,有些想了解一下後世的軍隊劃分,順便學習後世火槍的戰事打法。
“那您得問問主播,說不定就回了呢,他明顯對非古曆史問題更青睞,更願意回答”。
“有道理,看完得問一問。”
【薛嶽三個師沿赤水河一段搜索前進,重慶的上官雲相部由重慶南下,目標綦江到鬆坎,王家烈的黔軍朝桐梓推進,薛嶽兩個師渡過烏江,北上遵義準備支援王家烈。其目的在於構建起綦江鬆坎桐梓婁山關的防線,這條防線北至長江,南至烏江貴陽,堵住東進前往湘西的道路,並以此再度圍困我軍。可我們已經占了先機,過河後,我第三軍團馬不停蹄朝桐梓急速推進,並派出一個團的兵力北上迷惑敵軍,桐梓果然兵力空虛,很快被我軍攻下,接下來我軍將麵臨一個重要的挑戰,攻克天險婁山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如果我軍攻下婁山關,則可以一口作氣直下遵義跳出包圍圈,而如果我軍拿不下婁山關,那麼南麵及東麵的王家烈部,北麵的上官雲相部,西麵的部分川軍合圍,那可就無路可走了,所以說這是關乎生死的一仗,是必須得贏的一仗。我軍部署如下,五軍團九軍團在官店鎮準備阻擊背後的郭勳祺部,一軍團防守北麵,搶占婁山關的任務主要由三軍團負擔。】
【說到婁山關,大家可能都知道是天險,可到底有多險呢?】
【婁山關,中間一條孔道,兩側山峰高聳入雲,幾乎就是垂直的牆麵了,再從我軍的視角看一下,我軍正是要從低穀處出發,然後沿著孔道攻擊前進,前麵就是樓山關,這裡無疑是進攻方的噩夢,但我們沒有退路,三軍團主力在前,乾部團作為預備隊在後,朝著婁山關進發。】
“為什麼不繞過去,那地圖旁還有一大片呢”。
“你這話說得,看圖那城門樓子你也能一步跨過去”。
“這山可不是能輕易翻的,我常年采藥,不熟的路那是沒法走”。
“是啊,不說就那峭壁,單就不說雜草密林了,那都是不可能過得去的”。
“山深了,落腳的地方都沒,不是你說往前就能闖出路來的,你能見著前麵是空的,可堵在前麵的那是實的,那就是牆”。
一群進過山的人給那小夥解釋了一番,才讓他明白,這深山老林不是說走就能走過去的。
【敵人方麵兩個團的黔軍已經上了婁山關,敵人右後方一個叫板橋鎮的地方還有他們的預備隊,敵人的指揮所在婁山關正後方的黑神廟。狹路相逢勇者勝,婁山關大戰一觸即發,我英勇的將士頂著炮火一步一步把戰線往前推進。】
【終於,眼看就要把敵軍趕下關去,可板橋的敵軍及時增援,戰鬥陷入艱苦的拉鋸戰,關鍵時刻,我秘密迂回部隊在進攻前繞遠路迂回直插敵軍指揮所,這還沒完,另一路部隊在戰線推到足夠前有迂回的地理條件時,從我軍側邊的小道進行迂回攻擊。敵軍震動,心理防線物理防線雙方崩潰,立即難逃。終於天陷樓上關被我軍攻克,為紀念這場戰鬥,李德盛爺爺揮毫寫下了詩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彈幕: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看到這,之前吵著要看詩詞的文人墨客終於如願了,連忙抄下細細鑒賞。
“你瞧這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從內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渾壯闊的冬夜行軍圖,把征戰婁山關的緊張激烈場景描寫的淋漓儘致,卻又有中氣定神閒的感覺”。
“嗯~,全詞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體,渾然天成”。
“這詞上闋沉鬱,下闋激昂,我仿佛感受到了詞人的樂觀豁達和指揮若定的氣魄。其篇幅雖短,但雄奇悲壯,氣勢如虹,寥寥數筆,卻重如萬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