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方麵,外國用了七八年時間,他們要時間有時間,要資金有資金,擁有足夠的試錯時間和成本,但我們沒有8年的時間,兩年都沒有,隻能一直算,這一遍不行就兩遍,兩遍不行就三遍,計算機隻有一台,在科學院彆的部門也急著用,我們沒有彆的竅門,就是用算盤打也要把它打出來,一方小小的天地裡劈裡啪啦,他們一人用著一把算盤,幾張白紙,渴了就喝白水,餓了就吃饅頭,鹹菜,如同戰士一樣,在這片特殊戰場上,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一旁的小士兵不解他們在乾什麼,旅長回答說,乾什麼,乾革命。】
明朱元璋
“用算盤敲,那不是算賬的玩意嘛,這麼多人一起算”,朱元璋不由得好奇問了一句,畢竟很少接觸過需要大量繁雜計算的場景,對武器的了解更多的是在於刀和盔甲,這些玩意可不需要打算盤算那麼多年。
朱元璋:“後世的讀書人看著好像都和工部那的人一樣了,專攻各種技術,算學,我看主播除了醫術,也會一些奇奇怪怪的技術”。
“我記得上次主播做那個雷達模型,也是寫寫畫畫的”,朱標說的自然是陳勇做手工品禮物的那次,其實就是寫了幾個尺寸,計算了一下內部大小,以及確定卡榫位置,在他們眼裡就是在計算各種數據。
朱元璋直接招呼下人去請專業人士解答:“你去把工部,還有軍器監有空的人叫過來,咱問問”。
“遵命”。
邊看電影邊等,過了許久,朱元璋終於是等來了專業的技術工,在詢問了一些問題後,也是明白了火器和火藥不一樣,火藥可以堆量,但火炮不能隨隨便便鑿個洞就能往裡塞火藥的,那都是要計算的。
“之前咱看著那核彈炸小日子的時候,還想著咱也造個巨大的炸彈,炸死那些龜孫,現在看來,光是算就要算個七八年,現在告訴咱,咱都想不到什麼數要算這麼久,咱就知道造宮殿要量要算,這造武器也要啊”。
“畢竟不是靠堆火藥的量來炸人的,可能也像建宮殿一樣一點點壘起來吧”,而後朱標話鋒一轉:“父皇,核彈是奢望,但火器我們大明既然已經決定要大力研究了,也應配備更多專業人員,那戶籍製度,不利於發展啊”。
“是啊,重八,後世的火器你也看到了,那槍打出去後不怎麼冒煙,想來火藥和我們也是天差地彆的,沒足夠的人手去研究,怕是沒什麼進展,你不是說要滅了那群倭寇,留個好名聲嗎”,馬皇後適時的勸導起朱元璋。
其實這事朱元璋此前也是和大臣商討過,但這個製定方便目前的人員管理,就一直沒下文,現在又被反複勸導,最後終於還是下定決心,是時候做出改變讓更多人能進入朝廷,把火器發展起來。
【在晝夜不停的計算之下科研人員終於算出了答案,並且已經是計算了很多遍,但是他們的計算始終和毛熊給的不一樣。負責人陸光達眉頭緊縮,大膽思索,萬一他們給的就是錯的呢,於是陸光達開始翻找資料,晝夜不停的驗算答案,妻子想要來給丈夫送咖啡,但是出於保密協議,這樣一件小事也隻能由警衛轉送,兩張桌子的距離卻成了兩人之間的一條鴻溝。】
【突然陸光達一拍桌子,堅定地說了一句,是他們錯了,剛走出門的陸光達突然又回過頭來,妻子也意識到丈夫將要離開,果然陸光達告訴妻子,讓她把四季的衣服準備好,會有人來拿的,妻子微微點了點頭,隨後陸光達就離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理論方麵成功了,接下來自然就是真刀真槍的開乾了,羅布泊的軍隊熱烈歡迎科研人員的到來,還開了許多罐頭風洗塵招待科研人員,如此簡陋的條件卻已經是他們能拿出的最高規格。】
“真是辛苦啊,集全國之力造武器,就隻能吃這些”。
“不僅條件辛苦,還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自己在忙什麼,妻子都不能看一眼”。
“畢竟是國之重器,怕泄密吧”。
因為陳勇沒怎麼介紹那個特殊時期,人們還不了解當時的困難,一直討論著為什麼集全國之力了,條件還這麼差,想到這,陳勇覺得這個有必要需要計劃一下,講一講當時的情況。
【隨著工程的推進,陸光達發現施工地用的是鹽堿水,用這種水施工不僅會導致混凝土強度降低,還會腐蝕鋼筋,這意味工程質量不過關,屆時取得的爆炸數據也一定會是異常的,所以這這情況是堅決不能發生的,必須用淡水施工。】
【馮石告訴他,如果要用淡水,就要卡車來回開幾百公裡運來,戰士們也都在吃這種又苦又鹹的水,淡水很難獲得。但陸光達沒有絲毫讓步,人喝了這種水,大不了拉肚子,但用在原子彈測試工程,這堅決不行。馮石雖然仍舊不解,但晚上還是召集了熟睡中的戰士,讓他們調動所有能開的車,餓了困了都在車上解決,輪番上陣,人能歇車絕不能歇。】
“會不會太嚴格了,有必要這樣嗎”。
“你沒聽過千裡之堤,潰於蟻穴嗎,雖然不懂,但人家是讀了那麼多年書的人了,肯定有人家的道理”。
“這位馮石將軍也是相當負責啊,他看樣子也和我們差不多一臉懵圈,但人家聽命令,說怎麼乾就怎麼乾”。
聊到這,人們又不由得感歎道,有思想的軍人就是不一樣,認知高出一大截。雖然不懂,但人家負責啊,專業的事就聽專家的話,就怕那些總想著不能丟麵子,不懂還硬裝的人。
喜歡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請大家收藏:()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