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電影後,許多人向陳勇提議,希望能看一看馮石說的那場戰爭,這場戰爭到底是怎麼的,為什麼會讓一個下士都急的要用核彈威脅,想來應該是被打怕了打急了,才會外厲內茬的出言恐嚇吧。
陳勇簡單說了一下,然後解釋了聯軍的情況,當時敵聯軍達到了17個國家。額,如果算上南棒則是17個,但當時南棒並非聯合國的會員國,嚴格意義上不屬於聯合軍中的一員,所以會有不同的數量說法,但我們麵對的敵人是17個。
而後因為時間比較晚了,陳勇乾脆安排到明天下班後,那時候有充足的時間。很快,到了第二天傍晚,因為提前預告,皇帝們有充足時間召集在京的人,準備記錄和分析後世熱武器的戰爭模式。
【第二次大戰期間,白頭鷹、毛熊以及約翰三國首腦秘密召開會議並簽訂了協議,此次會議決定將朝.鮮半島由白頭鷹,毛熊,兔子和約翰牛實行國際托管。戰爭結束,小日子無條件投降後,毛熊與白頭鷹以戰勝國的名義接管戰敗國的殖民地。】
【後白頭鷹提出以北緯38度線為分界線,即三八線劃分半島為南北兩部,白頭鷹和毛熊分彆占領半島的南部和北部。南半島在白頭鷹的支持下先一步成立了政權,而後北半島方麵也宣布成立政權,雙方均宣稱自己對整個半島擁有主權,至此半島上出現了兩個不同性質的政權,形成南北分裂對立的局麵。然而不久之後,毛熊將北部行政權移交給其政府,然後全部撤離。不久後,白頭鷹也宣布從南部撤軍。】
【然而南北雙方都不願放棄統一的目標,在界線附近頻繁發生衝突,最終大規模的內戰全麵爆發。內戰中,北半島人民軍擊潰了南棒軍隊主力,並占領南棒的首都,南棒軍隊在北棒的強大攻勢下節節敗退,麵對如此場麵,白頭鷹為了維護其在亞洲的地位和相關利益,選擇出兵乾涉。】
【1950年9月15日,以白頭鷹為首的多個國家組成聯合軍不宣而戰,北半島人民軍腹背受敵,損失嚴重,迫使北撤,9月30日,我國政府警告白頭鷹停止繼續入侵,而那個五星玉米煙鬥上將則認定,我國不敢出兵與他們對抗,全然不顧我國的警告越過了分界線,企圖迅速占領整個半島,將戰火蔓延到我國邊境,其行為嚴重威脅我國領土安全。為了國土安全,我國的誌願者組成了一支大軍進入了半島展開作戰。】
唐李世民
“誌願者?是指自願前往打仗的人,這能湊出多少人啊”,閣樓上一位將領心直口快直接就嚷嚷了一句。
“我猜應該是給部隊換了個名字吧,大家都懂唇亡齒寒的道理,以自願前往保家衛國的名義出征,這樣師出有名嘛”。
“我也是這麼想的,而且以此名義還能打對麵一個措手不及,同時也能避免再次引發世界級的大戰”。
“可對麵都已經不要臉的組成了聯軍了,還能再大到哪去,直接乾他娘的”。
“至少我們道德上始終站在高處,而且打仗,這對手能少一點是一點,總比直接宣戰要好吧,意氣用事對自己也沒好處”。
“好了,你們不要在爭論了,敵人不宣而戰,後世若是直接宣戰介入,反而落了下成給了對手狡辯的機會,以誌願保家衛國的名義才是上策”,李世民出言停止了他們的討論,讓他們好好看,讓記錄官好好記,尤其是地名,李世民有預感,現在是曆史脈絡,若是以後講正常戰爭的具體案例,那地名就得記牢了,方便分析和學習其戰術。
而朱棣此時看著天幕,驚呼,還能這麼出兵?好強的外交手段啊,既維護了邊境安全,又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並非入侵行為,又是學到新東西的一天。
【10月20日,以白頭鷹為首的敵聯合軍占領平壤後,隨即兵分多路繼續向半島的北部邊境快速推進,玉米煙鬥上將更是大言不慚地說,在感恩節前占領整個半島。10月25日,我軍在溫井附近的涼水洞設口袋陣阻擊敵人,上午九點南棒的主力師進入我軍設置的伏擊圈,我軍采取攔頭劫尾斬腰的戰法在涼水洞與南棒軍激戰五小時後全殲敵人,隨後我軍對溫井地區發起進攻,僅用一個多小時便攻占溫井。與此同時,我軍第42軍第124師在北半島人民軍一部配合下,在東線黃草嶺地區對北進的白頭鷹及南棒進行阻擊,我軍第124師連續奮戰13個晝夜,多次擊退了白頭鷹及南棒進攻,此次戰役共殲敵2700餘人,有力地保障了西線的主力作戰。】
【10月28日,白頭鷹調集軍隊準備增援南棒軍,11月1日,我軍第39軍從三麵朝被圍困的南棒島軍發起進攻,經曆了3日的激戰後,我軍重創白頭鷹戰鬥力最強的騎兵第一師,此戰斃傷敵軍2000餘人,其中白頭鷹1800餘人,擊落敵機七架,繳獲坦克28輛,汽車170輛。】
秦嬴政
“彩,出師大捷啊”,嬴政看完,又轉頭對一旁的王翦問道:“如若讓愛卿來,可有把握打贏17國圍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陛下,兵凶戰危,凡戰事皆無必勝之理,然則,臣身為大秦之將,自當誓死扞衛國家疆土,以報陛下之恩。若陛下能鼎力支持臣等前線將士,臣定當拚儘全力,誓為大秦流儘最後一滴血”。
聽著王翦幾乎模版般的回答,嬴政並沒有什麼感覺,說到底,這種大戰不是將軍能不能打,而是領頭的哪位敢不敢接,可自己代入到後世那種情況,夠不夠接呢?嬴政自己都不知道。
【11月4日,進入半島作戰16天的我軍將敵聯合軍驅逐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敵聯合軍在感恩節前占領整個半島的企圖,至此完成了第一次戰役。此役殲敵1.5萬餘人,打破了白頭鷹不可戰勝的神話。與此同時,玉米煙鬥上將表現得十分不屑,說我們隻是象征性的出兵,並不會全麵介入半島的戰爭,玉米煙鬥上將為了迅速占領半島結束戰爭,調集了90架轟炸機摧毀邊境的橋梁以及附近的重要城鎮和設施,以阻止我國增兵支援,隨後又下令全麵向北推進,企圖將我軍和人民軍消滅在半島境內。】
【11月5日,我軍全線後撤,采取內線作戰,誘敵深入各個擊破的方針,11月6日,我軍按預定計劃以部分兵力且戰且退,誘敵深入,主力向後轉移,敵聯合軍在我軍的迷惑下,全線北進,進入我軍的包圍圈。】
【1950年11月25日,白頭鷹轟憑借空中優勢,其炸機突然飛臨我軍司令部上空,投下幾十枚凝固汽油彈,教員的長子犧牲了,年僅28歲。】
明朱元璋
“長子!為什麼要把長子放到戰場上,那誰來繼位,糊塗啊”,朱元璋聽到這件事,有些痛心疾首,即使是鍛煉,那也是放軍營鍛煉,哪有放戰場上鍛煉的啊,不管是李唐還是他自己,那都是長子在後頭統籌,即使前線更容易立功,有威望,哪也不是長子該去的地方,派小的去前麵打仗就是了。
“你們說這後人怎麼在這麼重要的地方犯這種糊塗”。
“重八,後世沒有太子,他也是無數戰士中的一員”。
一句話直接把朱元璋堵死了,他仍然下意識的把嫡長子看的比自己命還重,以至於他無法理解其中,為什麼會讓自己的長子去參軍。
此時陳勇也向古人解釋拓展了幾句:“那位可是在毛熊那邊的戰場上真刀真槍乾過的,是參加過衛國戰爭的英雄人物,積極參加一線戰鬥是貫徹其愛國和勇於奉獻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平等的信念,他認為大家都是一樣的,彆人父母的孩子能上戰場,他也能,既然大家都是一樣的,那他也理應去前線和戰士們共同參加戰鬥,這種精神是極其崇高和偉大的”。
天幕下,人們靜靜的聽著,沒有一絲一毫的吵鬨和爭論,在此之前,他們已經一次又一次地聽聞過那些被提及的種種精神,但就在這一刹那間,這些原本抽象的概念仿佛突然間變得具體而生動起來,深深地烙印在了每個人的心間。
喜歡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請大家收藏:()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