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聽的,就是彆人喊我先生”。此話一出,一時間電影裡鋪天蓋地的出現了紅色字體的“先生好,先生好!”的彈幕。
先生在以前就是夫子的意思,也就是教員,這也是他老人家當年唯一沒有拒絕的頭銜。古人一直聽這個稱呼,而這是他們第一次這麼直觀的明白這一愛稱的由來。天幕下,人們也不斷的喊著先生好。
李世民對先生最的深刻的印象有三,一是四渡赤水,二是那句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三則是對印反擊的那幾步棋,看的他是五體投地,思路都開拓了不少。李世民印象中先生都是意氣風發,又帶有威嚴的形象,而這一次是看著不同的一麵了。李世民看著電影裡還在昏暗油燈下寫計劃書的先生,也學著陳主任的台詞一樣輕聲道:“先生,該睡覺咯”。
此時的劉備也起身正了正衣冠,對著電影裡挑燈奮筆疾書的導師行禮道:“先生”。
“備仰慕先生久矣,之前卻總覺得他像是高坐雲端,隻可遠觀,。可是看了這部電影,我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他曾是一個鮮活的人”,劉備激動的握住軍師的手,感慨道,“他像你我一般,也是一個發脾氣,會生氣,會苦悶的人,可他為了國家卻甘願受一切苦難,令人可親可敬可愛啊”。
“吾輩之楷模”。
畫麵一轉,更大的麻煩又來了,為了找到遠在閩西的第四軍,上海派來了從毛熊留學回來的劉安恭。劉安恭字季良,是軍長的老鄉。
電影放到這,陳勇簡單說了背景:“劉安恭是軍長的老鄉,曾經也在雲南講武堂待過。1926年,軍長奉國民政府之命到萬縣勸說楊森不要與北洋軍閥吳佩孚聯手,但楊森不願意反而準備殺掉他及其隨行政工人員,當時在楊森部隊裡麵任參謀的劉安恭及時將消息告之,才使得他幸免於難。這次千裡迢迢找到第四,帶來上級的命令”。
“奉誰的命?”嶽飛一群人敏銳的發現了這個問題,他們懷疑是不是說錯了。
這時有人出來說:“沒錯,北伐,那個時候雙方合作,後麵常運輸背信棄義,現在電影講的就是後來的事”。
“哦哦,明白了,難怪之前說舊軍閥跟著他出來鬨革命,就是指從北伐軍拉來的軍隊啊”。
“這內憂外患的,這整改已經養成壞習性的兵可不是簡單的事啊,從零開始招的兵反而沒用兵痞的習性,難呐”,畢竟他們也是整頓過軍隊作風的將領,對這個也是有話語權。
眼看這裡還在吵作風問題,另一邊又來了使者,嶽飛感到不安的說道:“這又來一個使者,也不知道會怎麼樣”。話是這麼說,但他們已經被上頭派下來的人給整怕了,看著劉安恭出場,在沒有看到後麵眾人多少還是帶點害怕的情緒。
軍營裡還在說這些事,而天幕上,電影來到了眾人開會的場景。
當時組織對第四軍的真實情況不了解。在敵人強大的圍剿壓力下對形勢做了悲觀的估計,下達了散夥打遊擊的命令。
但這封信在路上走了兩個多月,此時的部隊形勢有好轉,此時正是集中力量建立根據地,等待軍閥混戰的有利時機。
教員當然認為這種命令不合時宜的,他認為僅憑那些破報紙上印的假消息,中央就要把這支隊伍的生死存亡給丟了,讓他們跑到上海去天天去聽所謂的講座,這是不可能的,這支軍隊目前離不開他們。
但此時的劉安恭眼中看到的卻是一支人心不齊的隊伍。當時廣東爆發越桂戰爭,駐守龍岩的福建省防軍第一混成旅開赴廣東東江地區與桂係軍閥作戰,造成閩西兵力空虛。
在這種背景下,我軍決定立刻出擊。但是軍長並沒有派魏金帛所在的二縱,因為不僅僅是他們幾個,整個二縱都是流寇主義泛濫,可他們卻一直認為是上級對他們有成見才沒派他們去,公開叫嚷要去打龍吟。
此時軍長對正嚷嚷著要打仗的二縱訓話,告訴他們,欠他們的軍餉,即使當了逃兵回了老家,也會還,不想走的在這念三大紀律,六項注意。
下麵的士兵懶懶散散的念著紀律,而劉安恭看到這一幕,認為自己理應整頓好這樣一支人心不齊打的隊伍。
軍長訓完話離開,在路上遇到受傷的小號手正在練習吹軍號,吹的斷斷續續,磕磕絆絆,就像這支隊伍一樣,沒有絲毫凝聚。軍長走了過來,接過軍號,一口氣吹響了軍號。那是嘹亮的,一往無前的衝鋒號。
劉安恭想介入軍隊的管理,而第四軍本來有自己的軍委,因為遊擊時期情況多變,隊伍就組成了前敵委員會,簡稱前委。此時這個架構缺人,而根據地又擴張了不少,前委既管軍隊又管地方,工作難以兼顧。劉安恭就找到了軍長提出要成立臨時軍委,要專門整頓軍隊。
然而此時教員高高興興的跑來找軍長,他們一直期盼的新裝終於要做好了。兩人隨即一同來到林師傅的店裡。
看到新軍裝的軍長也難得的露出了笑容,直誇林師傅鑽到他心裡頭去了,這就是他想的顏色。林師傅說這是教員過來幫他試的,靛灰加青,試了好幾下才出來這個顏色。
軍長開心的想著,這布料將來配上紅星,再配上紅領章,打起仗來精神頭都不一樣。
為了趕軍服,整個長興城二十台縫紉機都收來了,縫紉剪裁也加了人手,用不了二十天就能做好。到時候一人兩套,一薄一厚。
說完這些,軍長又念叨著,像個老父親一樣說道,吹號的池娃子也要做兩套,他的要做大一點,娃娃長得快,也要再加厚一些,娃娃怕冷。就在林師傅要去給池娃子量尺寸時,教員隨即掏出了寫有小號手尺寸的紙條。
天幕下。
“你們說,如果把池娃子這個小號手看成是軍隊,池娃子的進步就是軍隊的進步改變,兩人對池娃子的好,對他的關心照顧,就是對軍隊的關心和照顧,這時我們再細細品味那些小片段,會不會更有深意”。
“好像是這麼回事,小號手受傷就是舊軍閥打的,軍隊渙散也是因為打了敗仗嘛。剛才小號手軍號吹的磕磕絆絆的,軍長教他吹,也是說現在軍隊需要一個有作為的人挺身而出”。
“不是一個,應該是一群,你看軍長和先生兩人都這般默契,就是要表達,這支軍隊離不開他們兩,和前麵台詞都對上了”。
隨著劇情的推進,人們也開始細細品味劇情以及電影表達的含義。
喜歡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請大家收藏:()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