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模擬考的“反複橫跳”
四月的風總帶著股黏膩的熱意,吹進敞開的教室窗時,還裹著操場邊樟樹的清香,卻吹不散空氣裡的緊張。林曉雨的指尖死死攥著剛發下來的模考試卷,卷邊被捏得發皺,紅色的“32”像顆燒紅的小石子,燙得她眼睛發疼——上周她還憑著熬夜刷的三套真題,衝進了年級前十五,爸媽特意做了她愛吃的糖醋排骨,連李老師都笑著說“再加把勁,市一中穩了”。
“曉雨,你還好吧?”蘇晴湊過來,聲音放得很輕,她手裡的試卷上印著“18”,卻沒像往常一樣開心,隻是悄悄把紙巾塞到曉雨手裡,“這次題目有點偏,我好多選擇題也錯了。”
曉雨沒說話,隻是把試卷往抽屜裡塞,動作太急,試卷邊緣刮到了桌肚裡的錯題本,本子“啪”地掉在地上,裡麵夾著的便利貼散了一地——有她寫的“今天要刷5道數學壓軸題”,有蘇晴畫的小太陽,還有周學姐之前發的微信截圖,上麵寫著“市一中的櫻花快開了,等你來看”。
她蹲下去撿,指尖觸到一張便利貼,上麵是她上次模考後寫的“目標:下次衝進前十”,字跡用力得把紙都戳破了。眼淚突然就掉了下來,砸在便利貼上,暈開了墨跡,像把“前十”兩個字泡得模糊不清。她想起這兩周的努力——每天早上六點起床背單詞,晚上熬到十二點整理物理錯題,連文學社的活動都請假了,可結果卻比上次退了十七名,好像所有的付出都成了笑話。
“叮鈴鈴——”上課鈴響了,蘇晴幫她把便利貼收進錯題本,輕輕拍了拍她的背:“先上課,放學我陪你去吃你愛吃的冰淇淋,甜的能讓人開心點。”曉雨點點頭,卻沒心思聽老師講的數學專題,眼睛盯著黑板上的函數圖像,腦子裡全是爸媽看到成績時的表情——爸爸會皺著眉說“是不是最近又分心了”,媽媽會悄悄歎氣,然後說“沒關係,下次再努力”,可那種“沒關係”裡的失望,比批評更讓她難受。
放學時,天陰了下來,風裡帶著點雨意。蘇晴拉著她去校門口的冰淇淋店,點了她最愛的巧克力味,可曉雨挖了一勺放進嘴裡,卻覺得甜得發苦,像摻了眼淚的味道。“其實我上次考差的時候,也跟你一樣。”蘇晴攪著手裡的香草冰淇淋,勺子在杯子裡劃出圈圈,“我媽帶我去爬山,說‘你看山路有上坡也有下坡,成績不也一樣嗎?’”
曉雨看著窗外漸漸落下的小雨,雨點打在玻璃上,畫出一道道歪歪扭扭的線,像她起伏的成績。“可我怕……”她的聲音有點發顫,“我怕最後一次模考還是這樣,怕考不上市一中,怕讓所有人失望。”
“不會的!”蘇晴放下勺子,認真地看著她,“你隻是這次太緊張了,上次我們一起分析試卷,你很多題都是粗心錯的,不是不會。”可曉雨還是沒底氣,她想起昨晚複習時,因為太想記住公式,反而記錯了三角函數的符號,考試時就因為這個錯了兩道大題——要是當時不那麼急,是不是結果就不一樣了?
接下來的幾天,曉雨像丟了魂。上課的時候總是走神,老師叫她回答問題,她半天反應不過來;晚上複習時,盯著錯題本發呆,半小時才寫一道題;甚至連吃飯時,都不敢抬頭看爸媽的眼睛,怕看到他們期待的目光。周五下午,她抱著剛發下來的英語周報,躲在教學樓後的梧桐樹下哭,樹葉上的雨水滴在她的頭發上,涼得讓她打了個寒顫。
“怎麼一個人在這兒哭?”一個溫和的聲音傳來,曉雨抬頭,看到李老師拿著教案站在麵前,傘斜斜地舉在她頭頂,擋住了落下的雨。老師的褲腳沾了點泥,應該是剛從操場那邊過來的,手裡還拿著個舊舊的棕色筆記本,封麵上寫著“李”字,邊角都磨白了。
曉雨趕緊擦了擦眼淚,想站起來,卻被老師按住肩膀:“坐著吧,雨下大了,彆感冒了。”老師在她身邊坐下,把筆記本放在腿上,“是不是還在為模考的事難過?”
曉雨點點頭,聲音哽咽:“老師,我是不是不行啊?我明明很努力了,可成績還是掉下來了。”
老師打開那個舊筆記本,翻到中間一頁,遞給曉雨:“你看,這是我剛當老師的時候,帶的第一屆學生,他們模考的成績記錄。”曉雨湊過去看,紙上記著一個個名字,後麵跟著每次模考的排名,有個叫“王浩”的名字,排名從12掉到35,又從35升到8,最後高考考上了重點大學。“這個王浩,當時比你還著急,第三次模考掉了二十多名,躲在辦公室哭,跟我說‘老師,我是不是考不上大學了’。”
曉雨的手指輕輕拂過紙上的字跡,墨水有點褪色,卻看得很清楚。“後來他怎麼考上的?”她抬頭問,眼睛裡有了點光。
“他花了一周時間,跟我一起分析每次模考的試卷,發現他不是不會,是太想考好,反而緊張得粗心。”老師笑著說,又翻到筆記本的另一頁,上麵貼著一張泛黃的試卷,卷首寫著“王浩第三次模考數學78分”,上麵有很多紅色的批注,“你看,他當時錯的題,大部分都是基礎題,比如算錯小數點,看錯題乾,跟你這次很像。”
曉雨想起自己這次模考的數學試卷,最後一道壓軸題做對了,卻在選擇題上錯了三道基礎題,都是因為看題太快,把“不正確的是”看成了“正確的是”。她突然覺得,心裡的那塊石頭好像輕了點。
“成績就像爬山,有上坡就有下坡,重要的不是你現在在坡上還是坡下,是你有沒有一直往前走。”老師把筆記本合上,遞給曉雨,“這個筆記本借你看幾天,裡麵還有我當年當學生時的模考記錄,我也有過掉二十多名的情況,當時我老師跟我說‘平常心,慢慢來,比著急更重要’。”
雨漸漸停了,陽光透過梧桐葉的縫隙,落在筆記本上,暖融融的。曉雨接過筆記本,指尖觸到磨白的封麵,突然覺得很安心。“謝謝老師,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回到家,曉雨沒有像往常一樣立刻打開複習資料,而是先翻開了老師的舊筆記本。裡麵有老師當年的錯題本複印件,有寫給自己的鼓勵的話,還有一張畢業照,照片裡的老師穿著校服,笑得很燦爛,旁邊寫著“1998年高考結束終於可以去看海了”。曉雨突然明白,原來每個人都有過起伏的時光,重要的不是逃避,是麵對,是在起伏中找到自己的節奏。
她拿出自己的模考試卷,重新整理錯題,這次沒有急著刷題,而是把每道錯題的原因都寫在旁邊:“粗心,看題不仔細”“公式記混,需加強背誦”“心態太急,計算失誤”。寫完後,她在扉頁上寫下:“成績是起伏的線,不是終點的點。平常心,慢慢來。”
晚上,她收到李老師發來的微信,是一張夕陽的照片,照片裡的天空染成了橘紅色,下麵配著文字:“今天的夕陽很好看,明天也會是好天氣。加油,曉雨。”曉雨看著照片,笑了,回複:“謝謝老師,明天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二天早上,曉雨六點準時起床,背單詞的時候,沒有像往常一樣盯著計時器,而是慢慢讀,慢慢記;整理錯題本時,沒有追求數量,而是把每道題的思路都理清楚。蘇晴看到她,笑著說:“感覺你今天狀態好多了!”曉雨點點頭,舉起手裡的筆記本:“嗯,我想通了,慢慢來,反而更快。”
操場邊的樟樹又長出了新葉,嫩綠的葉子在陽光下閃著光。曉雨看著教學樓前的倒計時牌,上麵的數字變成了“77”,不再像之前那樣讓人緊張,反而像一個個鼓勵的小箭頭,提醒她一步步往前走。她知道,未來的模考可能還會有起伏,但她不會再像之前那樣崩潰了——因為她明白,平常心不是不努力,是在努力中保持從容,在起伏中堅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