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體育加試的“最後衝刺”
四月的清晨總裹著層化不開的薄霧,天還沒亮透,操場邊的樟樹就浸在灰藍色的霧裡,隻露出模糊的輪廓。林曉雨的運動鞋踩在濕漉漉的跑道上,發出“咯吱”的輕響,鞋底沾著的露水混著細沙,磨得腳踝有點癢。她雙手撐著膝蓋,大口大口地喘著氣,喉嚨裡像塞了團帶刺的乾草,每吸一口氣都帶著淡淡的血腥味——這是她今天第三次跑800米,計時器上的“3分25秒”像道刺眼的光,比合格線整整慢了15秒。
“曉雨,歇會兒!”蘇晴從操場邊跑過來,手裡拿著瓶擰開的溫水,瓶口還冒著點熱氣。她把毛巾遞過去,上麵印著的小太陽圖案被汗水浸得有點模糊——這是去年曉雨生日時她送的,說“運動完擦汗,能感受到陽光的溫度”。“你今天已經跑了三趟了,再跑下去腿該受不了了。”
曉雨接過水,喝了小口,溫水滑過喉嚨,稍微緩解了那種灼痛感。她抬頭看向操場中央的電子屏,上麵滾動著“體育加試倒計時15天”的紅色字樣,每一個數字都像塊小石子,砸在她心上。“可是我還沒達標,”她的聲音有點發顫,指尖捏著毛巾的邊角,把布料攥得皺巴巴的,“上次模擬考,我跑了3分20秒,以為這次能進步,結果反而慢了。”
蘇晴在她身邊坐下,帆布包上的銀色鈴鐺輕輕晃了晃。她從包裡掏出個小小的運動手環,遞到曉雨麵前:“你看,我把你的跑步數據記下來了,最後200米你的步頻明顯慢了,肯定是體力跟不上了。”手環屏幕上,紅色的折線在最後一段突然往下掉,像她此刻的心情。“體育老師不是說過嗎?800米靠的是節奏,不是一開始就衝。”
曉雨想起上周體育老師說的話——“前400米彆超過1分20秒,保存體力,後200米再加速”,可她每次一聽到起跑哨聲,就忍不住往前衝,總怕落在後麵,結果跑到一半就沒了力氣。她低頭看著自己的運動鞋,鞋尖已經磨得有點發白,鞋底的紋路也淺了——這雙鞋還是去年運動會時買的,當時她跑接力賽摔了一跤,鞋邊磕掉了塊皮,現在想想,好像從那時起,她就對長跑有了點莫名的恐懼。
“我是不是真的不行啊?”曉雨的聲音低了些,指尖摳著跑道上的細縫,把小石子一個個捏出來。體育加試占30分,要是拿不到滿分,就算文化課再好,也可能考不上市一中。她想起上周爸媽在客廳裡的對話,媽媽說“要不找個教練補補吧,彆讓體育拖了後腿”,爸爸卻歎氣說“離加試隻有半個月了,怕是來不及了”,那些話像根細細的針,紮得她心裡發疼。
“怎麼會不行!”蘇晴突然站起來,伸手把她拉起來,帆布包上的鈴鐺叮當作響,“我們一起練,肯定能達標!從今天開始,我每天早上陪你跑,幫你記時間、調節奏,就像你幫我補數學一樣!”她指著操場邊的樟樹,“我們把目標拆成小的,先把前400米的時間控製在1分20秒,再練後200米的衝刺,一步一步來。”
曉雨看著蘇晴亮晶晶的眼睛,突然想起去年冬天,她因為模考失利躲在操場哭,是蘇晴陪著她一圈圈走,把數學錯題本上的難題一道一道講給她聽。現在輪到她需要幫助,蘇晴還是像束小太陽,總能照亮她慌神的時刻。她點點頭,把運動手環戴在手腕上,屏幕上的紅色折線好像也沒那麼刺眼了。
接下來的日子,操場邊的樟樹見證了她們的每一個清晨。每天六點,曉雨準時出現在操場,蘇晴總會提前到,把溫水和毛巾放在操場邊的石凳上,還會帶兩顆薄荷糖——“含一顆,跑步時呼吸能順暢點”。一開始,曉雨還是控製不好節奏,前400米總忍不住加速,蘇晴就騎著自行車跟在她旁邊,一邊慢慢騎,一邊喊“慢點!保持節奏!”,車鈴的“叮鈴”聲和她的喊聲混在一起,成了跑道上獨特的節拍。
有天早上,下起了小雨,細密的雨絲落在臉上,有點涼。曉雨跑了一半,腳下一滑,重重地摔在跑道上,膝蓋立刻傳來一陣刺痛。蘇晴趕緊停下車,跑過來扶她,膝蓋上的運動褲已經磨破了,滲出血絲,沾著雨水和泥沙,看起來有點嚇人。“要不今天彆跑了,我帶你去醫務室處理一下。”蘇晴的聲音有點急,手忙腳亂地從包裡掏紙巾。
曉雨咬著牙,試著站起來,膝蓋一彎就疼得鑽心,可她看著跑道儘頭的終點線,突然想起海邊的約定——“一起考上市一中,一起去看櫻花”。她搖了搖頭,把蘇晴遞過來的紙巾按在膝蓋上:“沒事,我還能跑,就剩最後一圈了。”
蘇晴沒辦法,隻好扶著她慢慢走,自行車跟在旁邊,車鈴時不時響一下,提醒周圍晨練的人。雨越下越大,把兩人的頭發都打濕了,貼在臉上,冰涼冰涼的。曉雨的眼淚混著雨水往下掉,不是因為疼,是因為著急——還有10天就要體育加試了,她不能在這個時候放棄。
“你看,前麵有個老爺爺也在跑步!”蘇晴突然指著前麵,雨霧中,一個穿著藍色運動服的老爺爺正慢慢跑著,雖然速度慢,卻一直保持著均勻的步頻。“你看他的姿勢,肩膀放鬆,手臂自然擺動,肯定是經常跑的。”
曉雨順著她指的方向看,老爺爺跑過她們身邊時,還笑著點了點頭:“小姑娘,跑步彆著急,節奏對了,就不累了。”他的聲音帶著點歲月的沙啞,卻格外有力量。曉雨突然明白,原來堅持不是一味地往前衝,是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一步一步,穩穩地走。
從那天起,曉雨開始調整跑步的節奏。前400米,她跟著蘇晴的自行車鈴,把步頻控製在每分鐘180步,不再像以前那樣猛衝;到了500米的位置,她會按照體育老師教的,深呼吸三次,手臂擺動的幅度加大一點;最後200米,她盯著終點線旁的樟樹,把每一步都踩得很實,像要把跑道上的每一寸土地都記在心裡。
體育加試的前一天,曉雨最後一次在操場跑800米。那天的清晨沒有霧,太陽早早地升起來,把跑道染成了金色。蘇晴騎著自行車跟在旁邊,車鈴“叮鈴”響著,像在為她加油。計時器停在“3分10秒”的那一刻,曉雨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達標了!
她衝過終點線,蘇晴立刻跑過來抱住她,兩人都笑得眼淚快出來了。“我就說你可以的!”蘇晴的聲音有點哽咽,從包裡掏出個小小的櫻花徽章,彆在曉雨的運動服上,“這是我昨天去文具店買的,祝你明天加試順利,也祝我們能一起去看市一中的櫻花。”
體育加試那天,天氣格外好,陽光灑在跑道上,像鋪了層金色的地毯。曉雨站在起跑線上,穿著新買的運動鞋,手腕上戴著蘇晴的運動手環,胸前彆著那枚櫻花徽章。她深吸一口氣,想起這半個月的清晨——那些浸在霧裡的跑道,蘇晴遞來的溫水,老爺爺的鼓勵,還有自己一次次想放棄卻又咬牙堅持的瞬間。
“各就位——預備——”裁判的聲音響起,曉雨屈膝,雙手撐在地上,眼睛盯著前方的跑道。起跑哨聲一響,她沒有像以前那樣猛衝,而是按照練了無數次的節奏,一步步往前跑。前400米,她跑了1分18秒,比預期的還要好;到了500米,她聽到操場邊蘇晴的喊聲:“曉雨,加油!保持節奏!”
最後200米,曉雨感覺體力有點跟不上,喉嚨又開始發疼,可她看著胸前的櫻花徽章,想起海邊的約定,腳步突然變得有力起來。她加快步頻,手臂用力擺動,耳邊的風聲和同學們的加油聲混在一起,像首激昂的歌。
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刻,計時器上的“3分05秒”讓她瞬間紅了眼眶。體育老師走過來,拍了拍她的肩膀:“不錯啊曉雨,進步很大!看來這半個月的努力沒白費。”蘇晴跑過來,一把抱住她,手裡拿著瓶冰鎮的橘子汽水:“我就知道你能行!我們離市一中又近了一步!”
曉雨接過汽水,喝了一口,甜絲絲的橘子味在嘴裡散開,比任何時候都好喝。她抬頭看向天空,陽光正好,雲很輕,像她此刻的心情。她突然明白,所謂的“突破自我”,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是需要把大目標拆成一個個小步驟,一步一步去實現;是在想放棄的時候,有人陪著你,給你加油,讓你有勇氣繼續往前走。
操場邊的樟樹已經長出了新葉,嫩綠的葉子在陽光下閃著光。曉雨摸了摸胸前的櫻花徽章,心裡悄悄對自己說:“林曉雨,你做到了。接下來,要繼續加油,為了海邊的約定,為了市一中的櫻花,也為了那個不放棄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