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的夏日,地麵猶如蒸籠般的酷熱,枯萎的樹葉耷拉著腦袋,似乎在傾述著心中的燥熱,知了在樹上“吱吱吱”叫個不停,好像整個夏天都是它們叫來的一般。
蒼茫的大地上農民們正搖著樹葉扇,趕著炎熱的酷暑,注視被海水淹沒的莊稼,浸滿淚珠的眼神中充滿著傷心和絕望。
這時,路上一行三人從遠方走來,隻見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邊走邊對一個年老的尊者說道:“父親大人,舜帝派我們來治水,該如何進行呢?”
那老者迷茫的看著自己的兒子,又看了看被洪水淹沒的田地。對兩個年輕人說道:
“我鯀自堯帝受命治水以來,看到百姓們因此而困苦不堪,用了整整九年時間,而洪水不退,估計舜帝會殺掉我,我命不久矣,以後還要靠你們年輕人能吸取我的教訓,治理好水患,我則死而瞑目啊!”
禹焦急的說道:“父親大人,我相信這次咱們一定有辦法把水患除去的,我一定要戰勝這該死的水怪,水患不除,我這輩子就以治理水患為己任,一定要將水患除去,方能解救於我華夏族水深火熱之中。”
“是的,鯀大人不必過於憂慮,我相信一定能找到治理水患的方法的。”這時一直默不作聲的無名也開始說話了,馬上就到收獲的季節了,而顆粒無收的莊稼又將會有多少人民死於這場自然災害之中呢?
“你們兩個過來,咱們再堵截下試試,說完,拿著石鏟開始築一條用於防止湧來的洪水的牆體。”
這時正自憂歎的農民們看到他們築堤阻擋來勢洶湧的洪水,眼眶一熱,也都加入了他們的築堤隊伍,不幾天,一行人就鑄就了一條長約百裡的土牆,暫時堵住了來勢洶湧的洪水前進的步伐,大家在為這個宏偉的工程無比興奮,紛紛跳起了儺舞。
這時,隻見遠處十多個人簇擁著一個尊者朝他們這邊走來,看到他們的治水成果大為讚歎,隻見這個尊者手拿著獸皮做成的蒲扇,輕輕的搖著,跟旁邊的侍從們邊走邊談,轉眼已到了跟前。
這時鯀連忙拉著大家跪倒在地,並高呼舜帝萬歲。
舜帝看到他們那麼辛苦的樣子,十分體恤自己的子民,對他們道:“都是自家人,不用拜禮了,你們都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下吧!”
剛說完沒多久,隻見洪水將堵截的牆體衝開,漫天的洪水撲麵而來,頃刻間就再次淹沒整個視野。
這時,鯀浸滿淚水大罵道:“蒼天啊!你怎麼不顧我們老百姓的死活啊!你有本事發泄到我身上,千萬不要拿老百姓出氣啊!你不分好歹何為天啊!”
發泄一通之後,跪倒在舜的麵前,“舜帝,請賜我等以死罪,因我等沒有完成使命,還望舜帝對我們的不力行為給予嚴懲。”
舜帝望著被洪水淹沒的蒼茫大地,淚水夾雜著汗水順著他的臉龐流下,雙手合十,朝著上天拜了三拜,以祈求上天能賜福於萬民。
這時,舜帝的得意助手益對著舜帝跪拜道:“舜帝,鯀治水不力,當以嚴懲不貸,否則以後治水還有誰能全力治水呢?絕不可徇私啊!”
這時大臣後稷也拜倒在地,道:“益大人說的極是,一定要嚴懲,否則,天下子民我們如何給他們一個交代!萬一暴亂起來,我們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部落將會再次出現四分五裂。”
舜看了看益,又看了一眼後稷,最後將目光轉移到了鯀、禹、和無名三人,顫動的嘴唇迸發出三個字:“不。。。給。。。力。”
擺了擺手,扭轉身子正準備走,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轉過身子,對他們三人道:
“鯀治水九年而無功,置百姓危難而不顧,傾其心力而不動,踏破萬山而不為,天要誅你全家三族,然天下洪水泛濫,急需人才蓄養,我就殺了你一人以謝天下,自今日起,你們鯀家子孫世代以治洪水為生,治不了洪水,那麼你們就世世代代的傳下去,永世不得為官,世代與水患為伍。”
說完令兩個侍衛將鯀綁到羽山將其殺掉。
就這樣禹就接命繼任治水之事。
禹接命之後,夙夜想起父親大人死時的慘狀,曆曆在目,多少個夢裡被噩夢驚醒,醒來總想追隨父親大人而去,無名時刻守護在他身旁,寸步不離,多少次救他於危難之間,一天,禹拿起石劍,正準備抹脖子之際。
無名走了過來,大聲喝道:
“禹,看來我錯看你了,還以為你會是一個奮發向上積極樂觀的人呢?你卻這般自暴自棄,難道以為一死就能對得起你死去的爹爹了嗎?你媽媽以後還需要你的照顧,天下的百姓還要依靠你來解救,如果你想負天下人的話,那麼你可以去死,最好找個乾淨之地去死,不要死在這洪水泛濫之地,否則,你到陰間,你父親也會憎恨你,你的祖爺爺黃帝正注視著你這個不屑子孫,你有什麼臉麵出現在他們麵前。”
禹緩緩的放下自己手中的劍,凝視著無名,說道:“無名兄弟,我會成功嗎?我會不會也跟父親一樣,最終落的這樣的下場,我的子子孫孫會不會也都重蹈覆轍,會不會也這樣呢?我恨洪水,恨蒼天,恨大地,恨舜帝,恨伯益,恨後稷,恨全天下的人民。。。。。。”
“你可以保留你的恨意,但是現在不是你恨的時候,你隻有站在時代的最高層,隻有站在權力的巔峰,你才有恨的資本,不管你做什麼?你都應該樹立自信自強的信念,隻有這個信念,才能去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才能不會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
這就是對你的磨難,對你以後能凝聚人心,對臣服於你的人負責。”無名慷慨激昂的說道。
禹此時若有所思,感覺無名說的有理,於是走到牆邊,用石劍在牆上用力刻下了“不絕水患,誓不還鄉”八個大字。
寫完後立即召集益和後稷等人商議如何去解決水患,下令百姓們協助治理水患。
他一改他父親以前派人視察的作風,親自視察河道,並深刻檢討了父親鯀的失敗原因,在無名的協助下,開始改革治水方案,親自翻山越嶺,趟河過川,手拿石鏟,測高度,仗方寸,變堵截為疏導,逢山開路,伐樹鏟木,挖渠築堤,不辭辛勞,通宵達旦。
無名看著如此勞累的禹,內心也十分的感傷,於是從氏族中挑選了一個貌美的女子,幫他們成了家。
禹剛抱著老婆親熱了一個晚上,生怕有生之年這個治水無法完成,於是就拋妻前去抗洪搶險的第一線。
一天,禹和無名兩人走到他的家門口,聽說自己媳婦要生產,她駐足傾聽,聽到兒子呱呱墜地的聲音後,心情極度的傷感,但是為了不讓他兒子跟他走一樣的道路,強忍著心中的悲憤,走過家門。無名此時明白他的想法,卻最終還是忍不住問道:
“禹大人,咱們為什麼不進去看看呢?夫人要生娃娃了,也就是說你要當爹了,哪有男人在老婆生產最需要他的時候而不關心他一下呢?”
無名兄弟,你難道不知道嗎?家仇我時刻牢記在心,你教誨的我也時刻記在心裡,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我的兒子和他的母親,無時無刻不在謀求最高的地位而努力,無時無刻不在為謀求民眾的擁護而奮發圖強,
今天,我如果進了家門,那麼在你看來,可能我是應該的,但是我卻失去了獲取民眾擁護的籌碼。我不進家門,大家都會因為這樣而擁護我,我失去了家庭的溫暖,但是我卻得到了人心。這將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財富。”
禹說完,頭也不回的走了,走在路上,碰巧一婦人抱著一個孩子朝禹拜了拜,對他說:“先生,我一家三口因水患已經幾天沒吃東西了,為了不讓全家餓死,所以懇請先生能把我孩子買下來,讓我和老婆買點吃的吧!”
說完,就跪倒在無名和禹麵前。
無名走向前去,扶起了他,用衣袖中拿出幾個貝殼遞給他,“大嫂去買點東西吧!孩子您還是好好帶著,如果有什麼難處就到禹大人家裡去,禹大人一定儘全力為您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謝謝兩位大人,如果以後有什麼事情兩位大人儘管吩咐,我們全家願以身家性命為兩位大人效勞。”道謝完那人就帶著自己的孩子走了。
一路上餓殍滿地,無名看著驚呆了,第一次見到凡間如此景象,如果蚩尤真的統治了這個充滿真情的世界,那麼社會上將會有更多的冤魂出現在陰間飄蕩,世界將充滿的是不斷殺伐的戾氣。
大禹看到如此景象,心中頓時熱血沸騰,眼睛中充滿無限的悲哀之情,於是讓無名把僅有的糧食分給眾人。
之後情緒激昂的說道:“我大禹對天發誓,隻要有我的飯吃,大家就有飯吃,我此生的命運是全天下的人民給的,我也將窮一生精力,幫助大家度過難關。我這就回去把家裡的尚存的餘量也都給大家分了。”
說話間,聲淚並茂,感情真摯。當他再次回到家裡的時候,禹隻向他的妻子打了聲招呼,兒子啟也呀呀學語,看見他回去取糧食,心中很是悲戚,隻剩下不多的餘糧了,這時看到他與眾人分餘糧,眼睛噙滿淚水。
哽噎說道:“夫君,咱們的糧食不多了,你分給他們,我和兒子該怎麼生活啊!你還讓不讓我們過了。”
說完啼哭了起來。大禹走了過來,將老婆擁入懷中。
“如果沒有他們,我們可能早就死了,就不會跟現在一樣還能活這麼長的時間,所以現在他們有難,我們將全力的去幫助他們,以報他們的厚恩,此次治水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們的幫助,以後,他們不擁戴我做大王,還能擁戴誰呢?我是在獲取民心,你明白嗎?”
看著兒子心中十分不忍,心中發誓一定要讓兒子享福,一定要為他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幾年下來,手掌和腳掌結了厚厚的老繭,軀體乾癟無力,渾身黝黑,曆經十三年,終於治水成功,以疏導之法根治了水患。
迫於民眾的威信,帝舜不得不在隆重的祭祀儀式上,將一塊黑色的玉圭賜給大禹,並深切的對大禹說道:“我想為民造福,你輔助我,我想夜觀天象,了解日月星辰,天地變化,乞求上蒼庇佑,你諫明我。”
我想聽六律五聲八音來來淨化我的心靈,宣揚華夏文化,你來幫助我,我甚至把你父親殺了,你並沒有怨恨於我,並且我派人跟蹤你,也沒有在我背後誹謗我。你以自己的真誠,以自己的自信勇敢、德行和榜樣,征服了洪災,解救於萬民,你的功勞太大了。”說完代表民眾給大禹行了大禮。
大禹慌慌張張的跪了下去,用破損的衣袖對對舜帝道:“大王,下臣擔當不起,大王的聖德是萬民敬仰的,是天下最大的功勞,我略儘綿薄之力是我們做臣民的福分。有不足的地方還希望大王多多批評指正。”
帝舜三十三年,正式把天子之位禪讓給禹。
十七年後,舜在南巡中不幸逝世,禹為了瓦解舜的勢力,即位後不久就把帝位讓給了舜的兒子商均。
然天下的諸侯此時離開商均,去朝見大禹,並在諸侯的擁戴下,禹正式繼任天子位,以安邑為都城,建國號為夏。自此中國第一個王朝夏開始登上政治舞台。
商均得到大禹建立夏的消息,大為震驚,想我才是真正的大王,他卻對我如此,我絕不會放過他,以消我心頭之恨。
於是與大臣們商議。大臣們紛紛議論起來。這時一個年老的邁著丹朱拄著拐杖走了出來。
慷慨激昂的說道:“王上,今禹大逆不道,叛上作亂,罪不容恕,請大王即刻發兵討伐,否則,天下就將是禹一人的,當年先王殺了他的父親,他城府很深,然一旦得勢,將絕對會將所有的怨憤發泄到王上身上的。望大王一定要早拿主意,否則天下將長期不穩。諸侯將無法歸心。”丹朱說完,靜靜的等待王上的決斷。
商均揮了揮手,說道:“你下去吧!大家還有沒有不同意見的。”
“陛下,臣支持丹朱的說法,支持攻打大禹,一定要鏟除後患,否則我王以及擁護王上者將必死無疑,還望王上早下決心,臣當全力效忠於陛下。”這時伯益也走了出來啟奏道。
“臣等誓死效忠於王上,支持均王,反對霸權,誅滅叛逆,天下歸一”。
群憤激昂,響徹整個王城,整個王城都淹沒在這種聲振寰宇的高呼聲。
“即刻傳令,伯益為前鋒,帶領有熊氏族人2萬攻打夏都,皋陶為征夏大元帥即刻啟程,突襲夏國。”剛說完一個黑影從宮牆旁邊跳了出去。
緊接著,有人呼喊:“抓刺客,抓刺客。”
驟然間,宮中亂作一團,追了出去。
商均聽到呼聲,憤怒道:“誰抓到刺客,封侯,食十邑。有刺客闖入,竟沒有一人發現,本王養你們這幫飯桶,都是乾什麼吃的。”
說完,拂袖而去。
大街上,隻見刺客迅速穿越幾條街道,轉眼間就消失了。
士兵們挨家挨戶的排查了半天沒有排查出什麼結果,連刺客的影子也沒找到。
秋日的王城蕭瑟,大街兩側,楓樹上的楓葉沿著馬蹄震動肆意飄零,兵士們排著整齊的隊伍,為冷清的街道增添了幾分生機。
當他們進入虞山山坳,靜的出奇,秋風吹來,清冷清冷,士兵們打著寒顫,內心直罵這該死的老天,許多士兵用胳膊夾著矛戈,雙手相互摩擦著,恨不得通過摩擦使生出火炭來,伯益聽著他們的抱怨,又不敢太過於聲張,因為他是異姓大臣,本來帶兵已經引起了非議,而一旦對士兵過於苛刻,恐發生軍變。
虞山險峻異常,在靜默的世界裡,伴隨著肅殺的秋風,冷的令人膽顫心驚。
突然,從草叢中飛出一隻標槍朝伯益射了過來,隻見伯益身子一側,標槍就射向了一個士兵,穿入心臟,鮮血直射出來,噴出一丈多遠,那名士兵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就命歸西天。